[實用新型]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532515.1 | 申請日: | 2014-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5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鎮(zhèn)海;陳飛;高菲;李向瑜;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N2/66 | 分類號: | B60N2/66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解 駕駛 疲勞 汽車座椅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座椅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對于汽車座椅的乘坐舒適性的關注度顯著增加,而評價座椅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可否有效緩解駕駛疲勞。在一般座椅設計中,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到駕乘人員的生理結構特點等人機工效性能,靠背的線條并不能完全與人體背部曲線相貼合,從而使駕乘人員坐在座椅上時,能夠明顯感覺腰部懸空,無作用力支撐。身體上半部分的重量主要由第三、四節(jié)脊柱承擔,經過一定時間的駕駛后,駕乘人員的腰部會出現酸疼感,產生駕駛疲勞,影響駕乘人員的注意力,增加了由于駕乘人員駕駛疲勞而產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針對以上問題,研究人員也提出了汽車座椅腰托裝置。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腰托大多是用海綿等發(fā)泡材料做成的具有固定形狀的硬性支撐物,其外形結構與彈性材料的設計并沒有充分考慮人體生理構造和人體腰部肌群的疲勞成因。近年來國內也有研究人員提出氣囊式腰托。但普遍采用單一固定結構氣囊設計,且位置設計并沒有充分考慮到人體生理結構與腰椎等部位生物力學特性,無法上下調整位置以適應不同體征下駕乘人員對腰托的個性化調整要求。
長時間使用單一固定結構氣囊同樣會產生駕駛疲勞,而且駕乘人員的乘坐坐姿與身材體征均有所不同,腰部左右肌群所需要的支撐力均有所不同。為此,針對以上腰托設計的不足,設計了以下考慮人體生理結構和駕乘人員不同體征的汽車座椅可調式氣囊腰托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其能夠上下調整位置、支撐力可調,與駕乘人員背部曲線貼合度高、適應不同體征駕乘人員、減緩駕駛乘坐疲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包括腰托氣囊組合、連接管、充氣裝置和滑動機構,其中,滑動機構包括滑道和滑動板,滑動板卡接在滑道上,腰托氣囊組合固定安裝在滑動板上,腰托氣囊組合通過連接管與充氣裝置連接,充氣裝置安裝在滑道外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的改進方案,所述連接管包括主連接管和歧連接管,所述腰托氣囊組合包括5個氣囊,每個氣囊分別通過1根歧連接管與主連接管連接,主連接管與所述充氣裝置連接,每個歧連接管內均設有開閉閥,用于控制該歧連接管所連接的氣囊的充放氣。
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的改進方案,所述腰托氣囊組合包括的5個氣囊具體為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第四氣囊、第五氣囊,其中,四號氣囊、三號氣囊和一號氣囊并列固定在滑動板中間區(qū)域,一號氣囊用于對駕乘者的腰椎提供支撐力,三號氣囊和四號氣囊用于對駕乘者脊椎兩側的骶棘肌群外、中、內3個肌柱提供支撐力,五號氣囊5和二號氣囊2分別固定在滑動板上部區(qū)域和下部區(qū)域,用于對駕乘者腰部肌肉進行包裹。
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的改進方案,所述腰托氣囊組合還包括氣囊支架,每個氣囊均通過氣囊支架固定在滑動板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的改進方案,所述滑動機構還包括滑動桿、曲柄滑塊機構和升降電機,滑動桿與滑動板固定連接且位于滑動板下方,滑動桿上的滑塊與鉸鏈組成曲柄滑塊機構,升降電機安裝在滑道內側,升降電機通過電機齒輪與曲柄滑塊機構連接。
與現有的腰托設計相比,本實用新型描述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腰托裝置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針對人體腰椎生理結構及長時間駕駛過程下駕乘人員腰背部受力分布,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可調式氣囊腰托結構,根據人體腰背部生理結構與生物力學特點,將腰椎分為上、中、下及左右四部分進行腰托設計,并采用五個相對獨立的氣囊構成腰托主體,每個氣囊位置對應人體腰背部一個主要承力肌群。上、中與下部分別使用三個氣囊豎直布置進行支撐,減少人體坐姿下腰椎的向前彎曲,降低椎間盤的負荷,使腰部主要承力肌群得到放松,延緩了由于腰部肌群長時間收縮引起的肌肉疲勞,盡可能避免了長途駕駛對駕乘人員腰部的隱性損傷。左右兩側分別布置一個氣囊,起輔助支撐作用,保證在汽車轉彎行駛時,給乘員提供側向穩(wěn)定支撐。
2.五個充氣氣囊可根據駕乘人員個性化需求控制充氣量,更好地實現對人體腰部不同部位的個性化支撐。
3.腰托能夠沿滑道上下調整位置,可以實現對不同身材乘員的腰部肌肉的緊密貼合與支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325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