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用于血管瘤體栓塞治療的彈簧圈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28671.0 | 申請日: | 2014-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061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秦川;許永松;胡浩;梁飛躍;趙大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泰杰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1013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血管瘤 栓塞 治療 彈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主要用于填充畸形的血管瘤體,達到血管重建目的的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血管瘤體栓塞治療的彈簧圈系統。
背景技術
彈簧圈栓塞技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彈簧圈栓塞治療被公認為治療血管瘤體(例如動脈瘤或動靜脈瘺等)的金標準。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彈簧圈產品種類繁多,例如Boston?Scientific公司的GDC360°彈簧圈產品,Cordis公司的TRUFILL?DCS彈簧圈產品,Microvention公司的Hydro系列彈簧圈產品、ev3公司的Axium彈簧圈產品等。雖然不同公司的彈簧圈有著不同的解脫原理,例如電熔解脫、熱解脫、機械解脫等,但是最終的使用原理都是一致的。
理想的彈簧圈既要有較好的柔軟性,同時又得具備較多的填充體積。對于同一材質的彈簧圈來說,一級直徑的減少有助于提高其柔軟性,但同時也降低了其總體的填充體積。為了使柔軟性和填充體積達到一個平衡點,很多公司又根據彈簧圈一級直徑的粗細將彈簧圈分為不同的系列,例如常見的10系列、14系列、18系列,可以看出從10系列到18系列柔軟性是遞減的,而填充體積是遞增的。
現有彈簧圈的不足之處在于,雖然其分為了不同的系列,但同時也限制了不同系列彈簧圈的適應范圍,例如10系列一般適應于血管壁很薄的小尺寸動脈瘤,18系列適應于血管壁較厚的大尺寸動脈瘤,如果將10系列用于大尺寸動脈瘤就會增加彈簧圈的使用數量,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如果將18系列用于血管壁很薄的小動脈瘤,就會有發生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即現有彈簧圈雖然分為了不同的系列,但同時也限制了不同系列彈簧圈的適應范圍,例如10系列一般適應于血管壁很薄的小尺寸動脈瘤,18系列適應于血管壁較厚的大尺寸動脈瘤,如果將10系列用于大尺寸動脈瘤就會增加彈簧圈的使用數量,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如果將18系列用于血管壁很薄的小動脈瘤,就會有發生動脈瘤破裂的風險。進而提供一種可用于血管瘤體栓塞治療的彈簧圈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用于血管瘤體栓塞治療的彈簧圈系統,包括:圓滑保護球帽、植入彈簧、顯影碼刻一、顯影碼刻二和輸送系統,所述植入彈簧的前端設有圓滑保護球帽,植入彈簧的后端與輸送系統相連接,植入彈簧上設有顯影碼刻一,輸送系統上設有顯影碼刻二;所述的植入彈簧的遠段是錐形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植入彈簧圈遠端是錐形的,通過調節錐形區域的長度以及錐形區兩端的直徑,可以使彈簧圈末端型圈直徑既具有很好的柔軟性,同時又不顯著降低彈簧圈的填充體積,而且錐形設計還會提高彈簧圈產品在微導管內的通過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用于血管瘤體栓塞治療的彈簧圈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未釋放狀態);
圖2是植入彈簧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典型彈簧圈系統經微導管釋放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一種可用于血管瘤體栓塞治療的彈簧圈系統,包括:圓滑保護球帽1、植入彈簧2、顯影碼刻一3、顯影碼刻二4和輸送系統5,所述植入彈簧2的前端設有圓滑保護球帽1,植入彈簧2的后端與輸送系統5相連接,植入彈簧2上設有顯影碼刻一3,輸送系統5上設有顯影碼刻二4;所述的植入彈簧2的遠段L是錐形的。
所述植入彈簧2遠段L的長度占植入彈簧總長的比例范圍是10%~100%,植入彈簧2的材質選用鉑鎢合金(Pt92W8)。
所述的植入彈簧2,其遠端較細段d1的直徑范圍是0.15~0.30mm,?近端較粗段d2的直徑范圍是0.25~0.40mm,植入彈簧2的絲徑范圍是0.03~0.08mm,螺距范圍是0.50~0.20mm,植入彈簧2的總體長度范圍是1~40cm。
所述的輸送系統5含有一根錐度打磨的304不銹鋼導絲,所述輸送系統5的總體長度為170~190cm,最大直徑范圍為0.20~0.40mm。
所述顯影碼刻一3和顯影碼刻二4之間的間距是3cm,與常用雙碼刻微導管相匹配,顯影碼刻的材質選用金、鉑銥合金、鉑鎢合金、鉭或鎢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泰杰偉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泰杰偉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286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