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切換式機油濾清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28405.8 | 申請日: | 2014-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411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靜;楊秀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艾克生汽車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3 | 分類號: | 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換 機油 濾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油濾清器,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自切換式機油濾清器。
背景技術
發動機工作過程中,金屬磨屑、塵土、水、高溫下被氧化的積碳和膠狀沉淀物等不斷混入潤滑油。機油濾清器的作用就是濾掉這些機械雜質和膠質,保待潤滑油的清潔,使機油起到潤滑、冷卻、清洗作用,從而延長發動機等零部件的其使用期限。
通常的機油濾清器,它包括一面開口的殼體以及蓋合于開口上的螺紋蓋,所述殼體內設濾芯,所述濾芯相對螺紋蓋的一端設有上濾芯蓋,另一端設有下濾芯蓋,所述下濾芯蓋與殼體之間抵設有支撐彈簧,所述濾芯內部設有中心管,所述螺紋蓋包括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中心管與出油口導通連接,所述進油口與濾芯外部和殼體之間形成的空間導通連接。機油從進油口流入,由濾芯外部與殼體之間構成的空間向濾芯內部滲透,機油中的金屬磨屑、塵土、水、高溫下被氧化的積碳和膠狀沉淀物等雜質經過濾芯過濾,阻擋在濾芯外部,濾清后的機油進入中心管,再從出油口流出,實現對機油的濾清。
但是傳統的機油濾清器,正常工作時濾芯的過濾效果也僅為60%,為了提高機油濾清器的過濾效果,設計師們將濾芯設計為內濾芯和外濾芯組成的雙層濾芯結構,這樣的設計確實提高了過濾效果,但由于雙層濾芯阻擋了大量的雜質在外層濾芯,當外層濾芯堵塞時,往往其內濾芯只是積累了少量雜質,尚有可利用的空間,而此時傳統的雙濾芯結構的機油濾清器只能整個報廢,造成資源的浪費,機油濾清器的使用壽命短,并且傳統的機油濾清器,其在下濾芯蓋的中心設置旁通閥,以在濾芯堵塞時,打開旁通閥以保證發動機正常供油,但旁通閥的設置實際上復雜了機油濾清器的結構,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切換式機油濾清器,能提高雙層濾芯的利用率,提高機油濾清器的使用壽命,并且無需旁通閥,同樣能保證發動機在濾芯全部堵塞下的供油。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切換式機油濾清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兩端開口,其一端蓋合有螺紋蓋,其另一端可伸縮設置有底蓋,殼體內設有內濾芯,所述內濾芯相對螺紋蓋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濾芯蓋,所述上濾芯蓋與螺紋蓋固定連接,所述內濾芯外套設有外濾芯,所述外濾芯相對底蓋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下濾芯蓋,所述下濾芯蓋與底蓋固定連接,所述外濾芯靠近上濾芯蓋的端面與上濾芯蓋之間連接有彈性件,所述底蓋相對殼體的最大伸長行程大于內濾芯的軸向長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提高過濾效果,在彈性件的作用下,外濾芯被向上濾芯蓋方向拉緊,套接于內濾芯的外周,呈雙層濾芯結構,保證過濾效果,當外濾芯積累了大量雜質導致外濾芯堵塞,殼體內的油壓變高,由于底蓋與殼體呈可伸縮設置,油壓將克服彈性件的收緊力,使得底蓋向外伸長,通過下濾芯蓋帶動外濾芯緩慢脫離和內濾芯的套接,內濾芯部分露出成為新的導通區域,起到過濾效果,由此隨著內濾芯露出部分逐漸堵塞,將進一步帶動外濾芯脫離內濾芯,又有新的內濾芯可利用區域露出,直至當內濾芯以及外濾芯都完全堵塞,此時油壓繼續升高將使得內濾芯和外濾芯完全脫離,優先作為保障對發動機的供油,改進了傳統雙層濾芯,提高濾芯的利用率,延長機油濾清器的使用壽命,并取消了旁通閥的設置,簡化結構,降低生產成本。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所述底蓋呈筒狀套裝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殼體與底蓋之間設有限位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蓋套裝于殼體內,實現底蓋與殼體之間的伸縮設置,當底蓋伸長至最大行程時,通過殼體與底蓋之間的限位部,限制底蓋繼續相對殼體伸長,防止底蓋脫離殼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內限位環和外限位環,所述內限位環設置于底蓋相對螺紋蓋一端的邊沿并向外凸設,所述外限位環設于殼體相對底蓋一端的邊沿并向內凸設。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底蓋被伸長至最大行程時,內限位環和外限位環相互抵接,起到限位的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內限位環和外限位環之間設有密封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底蓋的伸縮設置,保證殼體與底蓋之間的密封性,防止漏油至關重要,設置密封圈能顯著加強兩者之間的密封性,提高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兩者分別設于內限位環以及外限位環的相向側,所述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的橫斷面均呈圓形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之間相互擠壓,形成弧面密封,密封性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艾克生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溫州艾克生汽車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284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用手環及智能家居紅外模塊
- 下一篇:樓宇控制系統設計及調試設備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