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羔羊圈舍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20223.6 | 申請日: | 2014-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475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何紅燕;王占起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銀鳳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1/03 | 分類號: | A01K1/03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張真 |
| 地址: | 730913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羔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圈舍,尤其涉及一種羔羊圈舍。
背景技術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寒冷,羔羊的飼養需要比較溫暖的圈舍。全封閉的圈舍保暖性較好,但通風不暢,且造價高,小的養殖戶在經濟上無法承受;半封閉的即暖棚式的圈舍,保溫效果不理想,羔羊易生病,生長速度較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羔羊圈舍,從而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羔羊圈舍,其特征在于由兩部分組成:前部半封閉結構和后部封閉結構;半封閉結構:立柱(9)與前沿墻(10)之間由若干拱形支架(5)搭成,前沿墻(10)下部設有進氣孔(3);封閉結構:立柱(9)與后墻(11)之間搭建坡面屋頂,屋頂設有百葉窗(4),山墻設有人出入門(1)和羊出入門(2),人出入門(1)靠近后墻設置,羊出入門(2)靠近中間設置,在人出入門(1)和羊出入門(2)之間對應的圈舍內設有飼槽(6)。
所述飼槽(6)內側設有人行道(8),人行道(8)的位置與人出入門(1)對應;飼槽(6)外側上方設有隔欄(7)。
立柱(9)為兩根,分別設于圈舍內前部和后部。
所述拱形支架(5)均勻設置,其上覆設透明塑料薄膜。
所述人出入門(1)的寬度小于羊出入門(2)的寬度。
所述進氣孔(3)距離前沿墻(10)的基部5-10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保暖性好,百葉窗的設計可換氣、防雨水,與下面的進氣孔形成上下兩個通風口,空氣流通循環好,能自動排除圈舍內的異味;羊出入門大,方便羊進出,人出入門小,飼喂通道,便于衛生防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平面圖。
圖中:1-人出入門,2-羊出入門,3-進氣孔,4-百葉窗,5-拱形支架,6-飼槽,7-隔欄,8-人行道,9-立柱,10-前沿墻,11-后墻。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見圖1、2,一種羔羊圈舍,方向:座北朝南,其特征在于由兩部分組成:前部半封閉結構和后部封閉結構;半封閉結構:立柱9與前沿墻10之間由若干拱形支架5搭成,前沿墻10下部設有進氣孔3;封閉結構:立柱9與后墻11之間搭建坡面屋頂,屋頂設有百葉窗4,山墻設有人出入門1和羊出入門2,人出入門1靠近后墻設置,羊出入門2靠近中間設置,在人出入門1和羊出入門2之間對應的圈舍內設有飼槽6。
所述飼槽6內側設有人行道8,人行道8的位置與人出入門1對應;飼槽6外側上方設有隔欄7。
立柱9為兩根,分別設于圈舍內前部和后部。
所述拱形支架5均勻設置,其上覆設透明塑料薄膜。
所述人出入門1的寬度小于羊出入門2的寬度。
所述進氣孔3距離前沿墻10的基部5-10厘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銀鳳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白銀鳳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202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繩栓裝置
- 下一篇:灰鑄鐵柱型散熱器豬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