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絕緣子劣化檢測的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9934.1 | 申請日: | 2014-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64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秦楷;張玉波;張磊;蒲金雨;唐捷;陳梁遠;趙堅;黎大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張波濤 |
| 地址: | 530023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絕緣子 檢測 采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絕緣子劣化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絕緣子劣化檢測的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基于電光效應的光纖電場傳感器檢測合成絕緣子電場強度,并形成合成電場強度曲線,依據該曲線能夠對絕緣子性能進行判斷,是一種新手段。該方法較傳統的紅外、紫外和火花叉的檢測方式具有準確、直觀和內在絕緣缺陷的判斷以及絕緣子預后判斷的優勢。
一般采用該技術的絕緣子檢測設備,將頭部固定有光纖電場傳感器的絕緣桿置于升降裝置上,自動或手動操作升降設備,使光纖電場傳感器掃過絕緣子的各個傘群部位,形成合成場強曲線。該設備對每一個復合絕緣子的測量都有機械升降過程,而且在測量點位置時,升降設備必須穩定下來后,檢測設備才能對數據進行有效的采集,以保證數據的可靠性。這樣測量一個絕緣子的時間較長,相比傳統火花叉等其他技術沒有明顯速度優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絕緣子劣化檢測的采集裝置,包括光纖電場傳感器、絕緣桿、光纖、前端信號采集模塊、絕緣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前端信號采集模塊安裝在絕緣桿固定件內部;
絕緣桿安裝在絕緣桿固定件一側,其中:絕緣桿一端安裝光纖電場傳感器,另一端與所述絕緣桿固定件一側連接;
光纖嵌于絕緣桿內部;
光纖電場傳感器用于偵測絕緣子表面的電場強度;
前端信號采集模塊通過光纖接收從光纖電場傳感器傳輸來的信號;
所述的絕緣桿的長度可調節;
所述的光纖電場傳感器、絕緣桿、光纖的數量為多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避免了升降設備造成的檢測時間長,從而解決該技術設備不能很好的推廣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包括光纖電場傳感器1、絕緣桿2、光纖3、前端信號采集模塊4、絕緣桿固定件5、其他設備6和絕緣子7。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多個光纖電場傳感器1、多根的絕緣桿2、多根光纖3、前端信號采集模塊4、絕緣桿固定件5、其他設備6,其特征在于:前端信號采集模塊4安裝在絕緣桿固定件5內部,多根絕緣桿2安裝在絕緣桿固定件5一側,每根絕緣桿2端頭安裝一個光纖電場傳感器1,每個光纖電場傳感器1通過一根光纖3與前端信號采集模塊4相連,光纖電場傳感器將絕緣子表面的電場強度信號通過光纖傳給前端信號采集模塊。光纖電場傳感器為市場現有產品。
信號采集模塊4采集從光纖電場傳感器通過光纖傳輸的信號。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裝置根據絕緣子電場采樣點等間距電場采樣的原理,根據普通較常用的110kV絕緣子7,為了保證測試人員的人身安全,110kV帶電作業安全距離在1米以上,因此在保證2倍安全距離的條件下,設計采用長2米的絕緣桿。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裝置根據普通較常用的110kV絕緣子7選用光纖電場傳感器、絕緣桿和光纖的數量為20個。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裝置采用110kV絕緣子7的結構高度約1.4米,高壓端到低壓端的距離為5厘米,所以20根絕緣桿相隔五厘米等間距的安裝在絕緣桿固定件上,而且可以選擇多種不同高度絕緣桿固定件,來滿足實際應用需求。本實用新型裝置能夠直接依次檢測被測絕緣子高壓端到低壓端等間距的每個傳感器的場強。
實施例5
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所選用的光纖電場傳感器,絕緣桿和光纖的數量也可以為其他數量,其數量的確定根據實際的要求。
實施例6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如果選用的絕緣子的電壓不同,則選用的絕緣桿的長度也會有所不同,絕緣子固定件之間的距離也會有所不同。
在后續的應用中,前端信號采集模塊可以和其他設備相連接,將采集到的前端信號發送給其他設備以供后續的操作和控制,其他設備可以是控制主機,計算機等,連接方式可以是無線連接或其他連接方式。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99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氧銅型材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直縫焊機的焊接線速度監控報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