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6270.3 | 申請日: | 2014-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156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鋒;王英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云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13/22 | 分類號: | G09F1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蕪***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拋錨 車輛 道路 警示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屬于道路交通指示信號產品生產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護交通事故現場,或在事發地處理交通事故事宜,以及拋錨車輛等候救援期間,都需要在來往道路的前方放置道路警示牌,以警示過往車輛注意減速,留意前方道路上的人員和車輛。通常的道路警示牌也即我們常說的三角架,是每車必備的道路安全常規應急裝備,其主要結構為三塊紅色的塑料反光板,其中反光材料是運用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回歸反射原理及反光晶格的微菱型的反射原理,通過調焦后處理而制成。然而現有的道路警示牌僅具有被動的反光能力,不具有主動發光的功能,當車輛的燈光未照向道路警示牌的時候,則在夜間過往的駕駛員難以發現道路邊上停靠的拋錨車輛,具體地是當過往車輛接近拋錨事故位置時,由于車燈發出的光線在近距離處的照射角較小,因此難以照射到道路警示牌,使得過往的駕駛員難以判斷自己與拋錨事故車輛之間的距離,從而容易發生碰擦等二次事故。在道路警示牌的基礎上增加復雜的主動光源,一方面能耗較高,另一方面不方便攜帶且長時間放置后容易損壞,以至應急情況發生時無法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具有簡單的結構和穩定的質量性能,兼具反光能力和主動發光功能,且能耗低便于攜帶。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包括:
三塊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透明質地的反光導光板,三塊所述反光導光板組合成三角架結構,且每塊所述反光導光板兩端均為圓頭結構,每塊所述反光導光板上均設置有發光導光涂層帶,所述發光導光涂層帶包括內層的第一鏡面涂層和所述第一鏡面涂層外的反光涂層;
套裝于相鄰所述反光導光板連接處的發光罩,所述發光罩為喇叭形,所述發光罩的弧形頂部內側設置有發光燈珠,所述發光罩的弧形頂部外側設置有直流電源,所述發光罩內側涂布有第二鏡面涂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直流電源包括電池和用于盛裝所述電池的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連接所述電池尾端電極的金屬片,所述金屬片包括相互斷開的電池端和燈珠端,所述外殼上設置有開關,所述開關可以滑動且所述開關底部可以導通所述金屬片的所述電池端和所述燈珠端,所述外殼尾端還設置有端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與常規的道路警示牌相比,整體結構只是多了一個發光罩,具有簡單的結構和穩定的質量性能;選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反光導光板具有極佳的透光性能,從而有利于光線在反光導光板內傳播,設置具有第一鏡面涂層和反光涂層的雙涂層結構的發光導光涂層帶,兼具反光能力和主動發光功能,且能耗低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反光導光板結構以及工作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如圖1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拋錨車輛道路警示牌,包括:三塊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透明質地的反光導光板1,三塊所述反光導光板1組合成三角架結構,且每塊所述反光導光板1兩端均為圓頭結構,每塊所述反光導光板1上均設置有發光導光涂層帶2,所述發光導光涂層帶2包括內層的第一鏡面涂層21和所述第一鏡面涂層21外的反光涂層22;套裝于相鄰所述反光導光板1連接處的發光罩3,所述發光罩3為喇叭形,所述發光罩3的弧形頂部內側設置有發光燈珠4,所述發光罩3的弧形頂部外側設置有直流電源5,所述發光罩3內側涂布有第二鏡面涂層6。具體地,所述直流電源包括電池51和用于盛裝所述電池51的外殼52,所述外殼52內設置有連接所述電池51尾端電極的金屬片,所述金屬片包括相互斷開的電池端53和燈珠端54,所述外殼52上設置有開關55,所述開關55可以滑動且所述開關55底部可以導通所述金屬片的所述電池端53和所述燈珠端54,所述外殼52尾端還設置有端蓋5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云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云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62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