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脫水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6064.2 | 申請日: | 2014-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397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建華;洪德偉;任加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智興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F49/02 | 分類號: | D06F4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23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水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水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能夠有效脫水的脫水機。
背景技術
脫水機一般可用于衣物、紡織物品、農作物等物品的除水過程。脫水之后再利用烘干機加以烘干,則可以達到徹底干燥的效果。脫水機的主要部件是內膽,內膽四周布有小孔,待脫水的衣物就放在內膽中。電動機通過皮帶帶動內膽高速旋轉。于是產生很大的離心力,水分因此通過內膽上的小孔被甩出去,被收集后統一排出。
目前市場上的脫水機都是只有一個內膽的,雖然一個內膽對衣物而言也能起到較好的脫水效果,但是當一旦在內膽中放入較多的衣物進行脫水時,由于內膽脫水面積的限定,大量的衣物只能是堆積在一起進行脫水,從而導致了部份的衣物被堆積在了內膽的中心位置處,不能很好的與內膽上的小孔接觸,同時由于衣物之間的層層阻擋,使得衣物上的水分需要透過相鄰的衣物才能到達內膽壁上,然后通過小孔脫離出去,因此脫水效果不是很顯著,需要加長脫水的時間才能彌補該內膽存在的缺陷。因此針對該問題,本企業經過了長期的試驗,自行設計了一種脫水機。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脫水的脫水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脫水機,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中的脫水桶,脫水桶上設置有用于脫水的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第一內膽位于第二內膽的內側且與第二內膽同軸設置,第一內膽的外壁與第二內膽的內壁相間隔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衣物放入本實施例中進行脫水時,可將衣物分放在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中,脫水時,能夠將分放在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中衣物上的水分進行分別脫離,使得位于內膽中心的衣物上的水分透過較少的衣服便能夠到達透水面上,增加了脫水面的脫水面積,即大大減少了水分在被排除過程中受到的相鄰衣物之間的阻擋,進而被快速的排除到脫水桶的外部,起到有效的脫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均呈圓筒狀且與脫水桶一體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均一體設置在脫水桶上,能夠起到聯動的效果,使得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同時旋轉起到脫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內膽的內壁和第二內膽的內壁均設置為透水面,透水面上設置有若干通孔,第一內膽的外壁和第二內膽的外壁均設置為集水面,集水面呈密閉設置,透水面和集水面之間設置有中空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透水面上的通孔使得水分能夠透過第一內膽或是第二內膽,集水面呈密閉設置是為了對脫離出來的水進行阻擋聚集,中空部用于對水分的收集進而能夠排放。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的中空部均連接有出水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上的中空部均連接有出水口,能夠使得從衣物中收集到的水分有效的排放到脫水桶的外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當衣物放入本實施例中進行脫水時,可將衣物分放在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中,脫水時,能夠將分放在第一內膽和第二內膽中衣物上的水分進行分別脫離,使得位于內膽中心的衣物上的水分透過較少的衣服便能夠到達透水面上,增加了脫水面的脫水面積,即大大減少了水分在被排除過程中受到的相鄰衣物之間的阻擋,進而被快速的排除到脫水桶的外部,起到有效的脫水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脫水機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脫水機實施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外殼;2、第二內膽;3、第一內膽;4、集水面;5、透水面;6、中空部;7、脫水桶;8、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脫水機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智興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智興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60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太陽能聚光裝置為化學蓄電池提供熱能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熱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