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體套管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3814.0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008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超毅;高翔;劉遠輝;劉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0 | 分類號: | F28D7/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鄭瑩 |
| 地址: | 5114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體 套管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交換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連體套管換熱器。
背景技術
以往多系統熱泵的水路套管換熱器通常都是分開放置,因為多系統熱泵中水路套管換熱器較多,這樣分開放置的結構,不僅會占用大部分機組內部設計空間,而且會增加一些連接件的使用,增加成本,同時,水路套管換熱器分開放置的結構還會增加連接水路數量,從而增大了工程安裝的工程量。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將若干套管換熱器集中放置,節約連接水路和放置空間的連體套管換熱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進水管及分別設于進水管兩側的換熱系統,各換熱系統均連接出水管,兩側換熱系統以出水管為軸線左右對稱。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換熱系統包括一個第一制冷/制熱套管換熱器和若干沿出水管均勻分布的第一制熱套管換熱器。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第一制冷/制熱套管換熱器設有的第一冷媒進口和第一冷媒出口。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第一冷媒進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獨立設置。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第一制熱套管換熱器設有的第二冷媒進口和第二冷媒出口。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各第二冷媒進口和第二冷媒出口間均分開獨立設置互不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將多系統中水路套管換熱器有機連接成一個套管換熱器組件,這樣的整體式設計結構,使得機組內部設計空間節約了,而且減少了連接件的使用,?對于雙系統的機組來說,連接水路數量由四路變為兩路,有效減輕了工程安裝的工程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連體套管換熱器具體實施例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連體套管換熱器具體實施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連體套管換熱器,包括進水管5及分別設于所述進水管5兩側的換熱系統7,各換熱系統7均連接出水管6,兩側換熱系統7以出水管6為軸線左右對稱。
將多系統中水路套管換熱器有機連接成一個套管換熱器組件,把進出水管是并為一個整體,形成一進一出的結構,這樣的整體式設計結構,使得機組內部設計空間節約了,而且減少了連接件的使用,?對于雙系統的機組來說,連接水路數量由四路變為兩路,有效減輕了工程安裝的工程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換熱系統7包括一個第一制冷/制熱套管換熱器1和若干沿出水管6均勻分布的第一制熱套管換熱器2。
第一制冷/制熱套管換熱器1和第一制熱套管換熱器2組成換熱,可以根據換熱需要設置第一制熱套管換熱器2的數量,以滿足企業需要。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制冷/制熱套管換熱器1設有的第一冷媒進口11和第一冷媒出口12。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冷媒進口11和第一冷媒出口12獨立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制熱套管換熱器2設有的第二冷媒進口21和第二冷媒出口22。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各第二冷媒進口21和第二冷媒出口22間均分開獨立設置互不連接。
套管換熱器的冷媒進出管是分開設置,各冷媒進口和冷媒出口獨立設置互不連接,使得換熱效率大大提高。
當然,本發明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芬尼克茲節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38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堿土金屬鹵化物化學吸附式熱能制冷系統
- 下一篇:一種運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