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耗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3683.6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55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帥;謝飛飛;徐明;張申祥;柏家亮;吳永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9/00 | 分類號: | G01F9/00;G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耗儀。
背景技術
發動機試驗過程中,通常需要采用油耗儀來測量發動機的耗油量。燃油從油庫經油泵進入油耗儀過程中通常會攜帶大量的氣體,容易造成油耗儀壓力過大,因此,需要在油耗儀上設置排氣口進行排氣、減壓。
現有技術中,油耗儀上的排氣口通常為直通式結構,能夠實現排氣、減壓目的,但是由于排出的氣體中可能混合有燃油,這些燃油一旦與試驗室中的高溫部件,例如,溫度高達800~1000℃的發動機排氣管接觸,很容易引發火災,從而造成安全事故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耗儀,能夠在檢測到排氣口所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燃油時,及時關閉排氣口,從而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油耗儀,包括底部分別設置有進油口和出油口的油耗儀殼體,所述油耗儀殼體的頂部設置有排氣口,所述進油口通過進油管道與油庫相連,所述出油口通過出油管道與發動機相連,還包括:檢測所述排氣口所排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燃油的光電傳感器,根據所述光電傳感器的檢測結果輸出動作指令的控制閥,根據所述控制閥的動作指令打開或者關閉所述排氣口的光電執行器;所述光電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排氣口處,所述光電執行器與所述控制閥相連,所述控制閥設置在所述光電傳感器和所述光電執行器之間。
優選地,所述控制閥為氣動閥,所述氣動閥和所述光電執行器之間通過氣路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氣動閥相連的壓縮空氣源。
優選地,所述光電傳感器包括:發射端、接收端和檢測元件,所述發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相對設置,所述檢測元件和所述接收端相連。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油耗儀殼體內部的第一穩壓筒,所述第一穩壓筒的兩側邊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進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穩壓筒的頂部設置有第一排氣口。
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穩壓筒串聯連接的第二穩壓筒,所述第二穩壓筒的兩側邊上分別設置有第二進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優選地,還包括:與所述第二穩壓筒的第二出油口相連的換熱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穩壓筒的第一進油口處設置有進油電磁閥,所述進油電磁閥和所述氣動閥之間通過氣路相連。
優選地,所述出油管道上設置有科里奧利流量計。
優選地,所述進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和所述換熱器所在供油支路的管道交匯處設置有三通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耗儀,通過在排氣口設置光電傳感器檢測排氣口所排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燃油,當檢測到燃油時,控制控制閥動作,帶動光電執行器關閉排氣口,從而能夠有效防止燃油泄露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所示實施例得到其他的實施例及其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油耗儀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光電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油耗儀殼體;??2-進油口;??3-出油口;??4-排氣口;??5-油庫;
6-發動機;??7-光電傳感器;??8-控制閥;??9-光電執行器;
10-壓縮空氣源;??11-第一穩壓筒;??12-第一排氣口;
13-第二穩壓筒;??14-換熱器;??15-進油電磁閥;??16-科里奧利流量計;
17-三通閥;??18-發射端;??19-接收端;??20-檢測元件;??21-氣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36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