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向拾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12671.1 | 申請日: | 2014-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31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平;陳曦;董湘輝;陳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平;陳曦;董湘輝;陳玉鵬 |
| 主分類號: | H04R1/32 | 分類號: | H04R1/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聲音拾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向拾音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收聽音樂的方式已經逐漸從大尺寸的揚聲器時代經過書架式揚聲器時代過渡到了耳機時代。采用耳機和揚聲器收聽音樂的效果是不同的,然而,目前絕大多數拾音裝置的結構并未針對耳機收聽方式來設置進行拾音。
例如,比較簡單的拾音裝置僅為一個話筒,立體聲效果完全依靠調音臺后期制作設備加工完成,實現聲像定位的方法也僅僅是調整聲音在左右揚聲器間的音量差實現的,再有,現在的ORTF(法國廣播電視局設計的麥克風系統),人工頭等拾音裝置,雖然能夠進行現場立體聲拾音,但是這些拾音裝置由于其自身結構導致人們用耳機收聽拾取的聲音時均無法還原再現全部的聲場信息,進而人們也就無法聽到高音質全方向感的音樂。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全向拾音裝置,能夠針對耳機收聽的方式進行拾音,從而可以在用耳機收聽時還原更完整的聲場信息,改善耳機收聽效果。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全向拾音裝置,所述全向拾音裝置用于針對耳機收聽方式進行拾音,所述全向拾音裝置包括一支撐體和與所述支撐體相連接兩個話筒,所述兩個話筒對稱的設置在所述支撐體的兩側,所述支撐體內充滿可流動介質,所述可流動介質為液體或固體。
優選的,所述支撐體為球形。
優選的,所述支撐體為圓柱形,所述話筒位于所述支撐體的旋轉面上。
優選的,所述支撐體的外殼材料為橡膠。
優選的,所述支撐體內充滿的所述可流動介質為下列之一:
水、鹽、沙子。
優選的,所述兩個話筒之間的間距為25~30cm。
優選的,所述支撐體的質量為4~10kg。
優選的,所述話筒是指向性為心形的話筒。
優選的,所述兩個話筒相互平行地設置在所述支撐體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全向拾音裝置通過上述支撐體和話筒的設置可以拾取完整的聲場信息,并可以實現立體聲定位信息中時間差,音量差和音色差的放大,從而可以使得在耳機收聽中再現的聲場效果更真實,定位更精確,可以還原更完整的聲場信息,改善耳機收聽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以下附圖并未刻意按實際尺寸等比例縮放繪制,重點在于示出本申請的主旨。
圖1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全向拾音裝置的正視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的全向拾音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1c為圖1a所示的全向拾音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另一種全向拾音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b為圖2a所示的全向拾音裝置的正視示意圖;
圖2c為圖2a所示的全向拾音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ORTF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時間差實驗中拾音裝置與聲源之間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5為音量差實驗中測試距離為1m測試頻率為3000HZ的測試曲線;
圖6為音量差實驗中測試距離為2m測試頻率為3000HZ的測試曲線;
圖7為音色差實驗中測試距離為2m測試頻率為200HZ的測試曲線;
圖8為音色差實驗中測試距離為2m測試頻率為1000HZ的測試曲線;
圖9為音色差實驗中測試距離為2m測試頻率為10000HZ的測試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實用新型結合示意圖進行詳細描述,在詳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時,為便于說明,表示裝置結構的剖面圖會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圖只是示例,其在此不應限制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此外,在實際制作中應包含長度、寬度及深度的三維空間尺寸。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平;陳曦;董湘輝;陳玉鵬,未經趙平;陳曦;董湘輝;陳玉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126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