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軌枕更換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06520.5 | 申請日: | 2014-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233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于向軍;趙丹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B29/09 | 分類號: | E01B29/09;E01B29/10;E01B29/28;E01B27/04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四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張建成 |
| 地址: | 650214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枕 更換 | ||
1.一種軌枕更換機,其特征在于:是由振動推石裝置、四螺母同步裝拆裝置、提軌轉枕裝置、推拉軌枕裝置、振動旋挖排石裝置、軌道車、發電機、液壓系統箱、第一攝像組件、第二攝像組件、第三攝像組件、第四攝像組件和監視器組成,軌道車安裝有多個腳輪和兩個縱梁,振動推石裝置、四螺母同步裝拆裝置、提軌轉枕裝置、推拉軌枕裝置、振動旋挖排石裝置、發電機和液壓系統箱設置在軌道車的兩個縱梁上,軌道車由工程車牽引,監視器設于牽引車駕駛室內,發電機為油泵和電機提供動力;
所述的振動推石裝置是由第一升降機構、四個兩端具有法蘭盤的吊桿和兩個振動推石組件組成,第一升降機構是由對稱設置的兩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和第一油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是由下橫梁、上橫梁、兩個第一擺桿、兩個第二擺桿、連桿、六個銷軸組成,下橫梁上固連有四個雙耳環,上橫梁上固連有四個雙耳環和四個懸臂;
所述的振動推石組件是由吊架、第一振動電機、兩個第二油缸、兩個推頭、四個連接件和四個彈性連接組件組成,吊架上對稱設有四個連接板,連接板上設有雙耳環;第一振動電機左右兩端固連有方形連接板;第二油缸的缸體設有法蘭盤,第二油缸的缸體中部對稱位置固連兩個具有內螺紋孔的短圓柱,第二油缸活塞桿的伸出端設有法蘭盤;推頭上設有方形法蘭盤;連接件上設有具有螺栓孔的方形耳環和具有外螺紋的圓桿;彈性連接組件是由連接螺栓、兩個螺旋壓簧和螺母組成;
所述的四螺母同步裝拆裝置是由第二升降機構、兩個兩端具有法蘭盤的拉桿、兩個連接組件和兩個雙螺母同步裝拆組件組成,第二升降機構是由對稱設置的兩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和油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由下橫梁、上橫梁、兩個第一擺桿、兩個第二擺桿、連桿、六個銷軸組成,下橫梁上固連有四個雙耳環,上橫梁上固連有四個雙耳環;連接組件由倒U型架、兩個具有螺栓孔的滑塊和兩個螺栓組成;雙螺母同步裝拆組件是由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第一齒輪、齒輪軸、兩個第二齒輪、兩個轉軸、兩個具有磁性的內六角套筒、齒輪箱體、齒輪箱上蓋、四個推力軸承和四個六角螺母組成,拉桿設有第一法蘭盤和第二法蘭盤;
所述的提軌轉枕裝置是由提軌裝置和轉枕裝置組成,提軌裝置是由固定套筒、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兩個伸縮臂和兩個提軌油缸組成,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的缸筒中間對稱位置設有連接底板、活塞桿、活塞桿自由端設有法蘭盤,固定套筒設有兩個雙耳環,伸縮臂設有圓弧形曲面,提軌油缸的缸體上固連有加力板和單耳環,提軌油缸活塞桿伸出端固連有撐板;
所述的轉枕裝置由第三升降機構和轉枕組件組成,第三升降機構是由對稱設置的兩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和油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由下橫梁、上橫梁、兩個第一擺桿、兩個第二擺桿、連桿、六個銷軸組成,下橫梁上固連有四個雙耳環,上橫梁上固連有四個第一雙耳環和四個第二雙耳環;轉枕組件由拉壓桿、支撐桿、轉桿和彈性定位卡組成,拉壓桿設有雙耳環和單耳環,支撐桿設有第一單耳環、第二單耳環、雙耳環和限位桿,轉桿設有單耳環和內固連有塑膠襯套的圓套筒;
所述的推拉軌枕裝置是由固定套筒、伸縮套筒、油缸、兩個第一阻力組件、兩個第二阻力組件和抓取組件組成,固定套筒上設有兩個第一雙耳環、兩個第二雙耳環和四個方孔,伸縮套筒上設有兩個第一曲面阻力滑道、兩個第二曲面阻力滑道、兩個安裝沉孔、兩個單耳環和長方槽;油缸的缸體上設有法蘭盤、活塞桿伸出端設有法蘭盤;第一阻力組件是由第一阻力桿、扭簧和銷軸組成,第一阻力桿設有銷孔和圓柱面,第二阻力組件是由第二阻力桿、扭簧和銷軸組成,第二阻力桿設有銷孔和圓柱面;
所述的抓取組件是由機械爪、機械爪加力組件和機械爪位置控制組件組成,機械爪是由第一杠桿、第二杠桿、兩個第一銷軸、兩個壓板和兩個第二銷軸組成,第一杠桿上設有定位板、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第二杠桿上設有定位板、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壓板上固連防滑橡膠層和雙耳環,機械爪加力組件是由推拉圓桿、套筒、第一截錐漲塊、第二截錐漲塊、兩個撐塊、兩個滑動定位銷、兩個螺旋拉簧、兩個撐塊雙向限位板和兩個加力板組成,推拉圓桿設有法蘭盤、螺紋軸段和圓軸段;截錐漲塊設有軸孔和錐面,撐塊設有兩個滑動定位銷孔、兩個安裝螺旋拉簧槽、兩個固連于其上的圓銷、兩個對稱的少半橢圓錐孔和半圓孔,螺旋拉簧設有兩個安裝圓環,撐塊雙向限位板設有杠桿限位板和方孔,機械爪位置控制組件是由懸架、第一半軸、第二半軸、兩個扭簧、不完全齒輪和螺母組成,懸架設有軸孔、第一懸臂梁、第一齒條、第二懸臂梁、第二齒條,第一半軸設有雙耳環、內螺紋孔和軸頸,第二半軸設有雙耳環和外螺紋軸段;
所述的振動旋挖排石裝置是由旋挖排石裝置、振動裝置和攪籠排石裝置組成,旋挖排石裝置由兩個第四升降機構、兩個旋挖組件和驅動系統組成;第四升降機構是由對稱設置的兩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和油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是由下橫梁、上橫梁、兩個第一擺桿、兩個第二擺桿、連桿和六個銷軸組成,下橫梁上固連有四個雙耳環,上橫梁上固連有八個雙耳環和對稱設置的兩個連接板,上橫梁連接板上設有數個螺栓孔;
旋挖組件是由兩個第一右旋攪籠、四個第二右旋攪籠、四個左旋攪籠、十個攪籠套筒、十個自潤滑襯套、五個兩端具有法蘭盤的吊筒、十個第一推力軸承、十二個第二推力軸承和十二個六角螺母組成,第一右旋攪籠設有攪籠軸、軸肩、第一軸頸和第二軸頸,第二右旋攪籠、左旋攪籠與第一右旋攪籠結構相似,無第二軸頸;攪籠套筒上設有方形卡槽、四個尖爪和軸孔;
驅動系統是由兩個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兩個液壓馬達支架、兩個第一齒輪、四個第二齒輪、四個齒輪軸、二十四個第三齒輪、齒輪箱體和齒輪箱上蓋組成,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設有輸出軸,齒輪箱體上對稱設置兩個連接板、四個第一右旋攪籠軸孔、四個齒輪軸孔、八個第二右旋攪籠軸孔和八個左旋攪籠軸孔,齒輪箱體連接板上設有數個螺栓孔,齒輪箱上蓋設有與齒輪箱體對應的軸孔;
振動裝置是由第二升降機構的上橫梁、數個彈性連接組件、齒輪箱體和第二振動電機組成,彈性連接組件是由連接螺栓、兩個螺旋壓簧、螺母和墊片組成;
攪籠排石裝置是由圓柱面底箱體和石碴排出組件組成,圓柱面底箱體設有十個導石筒和電機室,導石筒上設有兩個方形法蘭盤,電機室兩側壁設有攪籠軸孔,石碴排出組件是由左旋攪籠、第一齒輪、電機、第二齒輪、右旋攪籠、兩個端蓋、兩個推力軸承和兩個六角螺母組成,左旋攪籠設有軸頸、內六角孔、外螺紋軸段,右旋攪籠設有軸頸、外六角軸段、外螺紋軸段,端蓋設有攪籠軸孔和排石嘴;
所述的第一攝像組件、第二攝像組件、第三攝像組件和第四攝像組件均由攝像頭和攝像頭支架組成;攝像頭支架上設有與攝像頭軸線共面的等腰梯形參考平面和底板,攝像頭固連于攝像頭支架上;
第一擺桿、第二擺桿和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另一個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與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兩個第二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上橫梁上的兩個雙耳環同軸穿入銷軸,兩個第一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下橫梁上的兩個雙耳環同軸分別穿入銷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再與上橫梁和下橫梁的鉛垂對稱面對稱安裝另外一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第一油缸的缸的體法蘭盤固連于下橫梁的中部對稱位置,第一油缸活塞桿法蘭盤固連于上橫梁的中部對稱位置,組成第一升降機構;
第一攝像組件通過攝像頭支架之底板固連于第一升降機構的下橫梁上;
兩個第二油缸的缸體法蘭盤分別與第一振動電機左右兩端的方形連接板固連,四個連接件之圓桿的外螺紋段分別旋入兩個第二油缸的缸體中部四個短圓柱內螺紋孔中,將吊架套設于其上,使連接件方形耳環置于吊架連接板上的雙耳環中間,兩個螺旋壓簧分別置于連接件方形耳環與連接板上雙耳環中間,使他們同軸,連接螺栓從右側依次穿入連接板上雙耳環一個螺栓孔、一個螺旋壓簧、連接件方形耳環螺栓孔和連接板上雙耳環另一個螺栓孔,螺母預緊,組成彈性連接組件,兩個推頭方形法蘭盤分別固連于第二油缸活塞桿法蘭盤上,組成振動推石組件;
四個吊桿上端法蘭盤分別固連于上橫梁的四個懸臂上,四個吊桿下端法蘭盤分別固連于兩個振動推石組件吊架上,組成振動推石裝置;
第一擺桿、第二擺桿和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另一個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與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兩個第二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上橫梁上的兩個雙耳環同軸,分別穿入銷軸,兩個第一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下橫梁上的兩個雙耳環同軸,分別穿入銷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上橫梁和下橫梁的鉛垂對稱面對稱安裝另外一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油缸缸體法蘭盤固連于下橫梁的中部對稱位置,油缸活塞桿法蘭盤固連于上橫梁的中部對稱位置,組成第二升降機構;
第二攝像組件通過攝像頭支架底板固連于第二升降機構下橫梁上;
將推力軸承穿套到轉軸上,然后轉軸穿過齒輪箱體底部軸孔,將第二齒輪套設并固定在轉軸上,將具有磁性的內六角套筒固連于轉軸下端,將第一齒輪套設并固定于齒輪軸上,第一齒輪與兩個第二齒輪嚙合在一起,將齒輪箱上蓋的三個軸孔與齒輪軸和兩個轉軸同軸固連于齒輪箱體上,推力軸承套設于轉軸上端后螺母預緊,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固連于齒輪箱上蓋上,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與齒輪軸同軸固連,組成雙螺母同步裝拆組件;
將倒U型架插入齒輪箱體兩側,再將兩個具有螺栓孔的滑塊分別置入倒U型架兩側矩形滑槽底部,調整倒U型架的位置,使滑塊的螺栓孔與齒輪箱體兩側螺紋孔同軸,將兩個螺栓分別穿過滑塊的螺栓孔旋入齒輪箱體兩側螺紋孔中,將兩個拉桿上端法蘭盤分別固連于上橫梁兩端,兩個拉桿下端法蘭盤分別固連于兩個倒U型架上表面中間對稱位置,組成軌枕四螺母同步裝拆裝置;
固定套筒對稱固連于軌道車兩個縱梁上,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兩個活塞桿伸出端法蘭盤分別與伸縮臂固連后,穿套于固定套筒中,使雙活塞式雙出桿液壓油缸的缸筒連接底板置于固定套筒中間對稱位置并將兩者固連成一體,提軌油缸的缸體單耳環與固定套筒的雙耳環同軸穿入銷軸,組成提軌裝置;
第三攝像組件通過攝像頭支架底板固連于提軌裝置的固定套筒上;
將第一擺桿、第二擺桿和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再將另一個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與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將兩個第二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上橫梁上的兩個第一雙耳環同軸,分別穿入銷軸,再將兩個第一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下橫梁的兩個雙耳環同軸,分別穿入銷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再與上橫梁和下橫梁的鉛垂對稱面對稱安裝另外一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油缸的缸體法蘭盤固連于下橫梁的中部對稱位置,油缸活塞桿法蘭盤固連于上橫梁的中部對稱位置,組成第三升降機構;
拉壓桿雙耳環與支撐桿第二單耳環同軸穿入銷軸,轉桿單耳環與支撐桿雙耳環同軸穿入銷軸,彈性定位卡固連于支撐桿限位桿下表面上,組成轉枕組件;轉枕組件之支撐桿的第一單耳環和拉壓桿的單耳環分別與上橫梁的兩個第二雙耳環同軸并穿入銷軸,組成轉枕裝置;
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分別固連于第一懸臂梁和第二懸臂梁上,第一懸臂梁和第二懸臂梁均固連于懸架上;將第一截錐漲塊和套筒依次套設于推拉圓桿上,將兩個滑動定位銷分別插入其中一個撐塊的兩個滑動定位銷孔,兩個滑動定位銷與另一個撐塊的兩個滑動定位銷孔同軸并插入,兩個螺旋拉簧置于兩個撐塊組成的兩個螺旋拉簧槽中,螺旋拉簧兩個安裝圓環分別套設于兩個撐塊的兩圓銷上,將兩個撐塊套設于推拉圓桿上,然后將第二截錐漲塊與第一個截錐漲塊對稱套設于推拉圓桿上,懸架軸孔套設推拉圓桿上螺母預緊,推拉圓桿法蘭盤與油缸活塞桿法蘭盤固連一體,油缸穿入固定套筒使油缸的缸體法蘭盤對稱固連于固定套筒后端蓋上,伸縮套筒沿推拉圓桿穿入固定套筒至其上兩個安裝沉孔正對兩個撐塊,將兩個撐塊雙向限位板對稱插入兩個安裝沉孔中的兩個撐塊兩側,并將撐塊雙向限位板固連于伸縮套筒上,將兩個加力板分別固連于兩個撐塊左右側面上;扭簧、第一阻力桿和固定套筒的第一雙耳環同軸后,將銷軸穿入,組成第一阻力組件;扭簧、第二阻力桿和固定套筒第二雙耳環同軸后,將銷軸穿入,組成第二阻力組件;在扭簧的作用下,鉸接于固定套筒左右兩側第一雙耳環的兩個第一阻力桿,壓入固定套筒的兩個方孔內,兩個第一阻力桿的兩個圓柱面始終壓在伸縮套筒側面上;在扭簧的作用下,鉸接于固定套筒左右兩側第二雙耳環的兩個第二阻力桿,壓入固定套筒的兩個方孔內,兩個第二阻力桿的兩個圓柱面始終壓在伸縮套筒側面上,固定套筒固連于軌道車的兩個縱梁上;
第一半軸穿套伸縮套筒左邊單耳環后,將扭簧穿套于第一半軸上,再將不完全齒輪套設并固定在第一半軸的軸頸上,第二半軸穿套伸縮套筒右邊單耳環后,將扭簧穿套于第二半軸上,再將第二半軸外螺紋軸段旋入第一半軸內螺紋孔中,第一杠桿的第一銷孔與第一半軸雙耳環同軸穿入第一銷軸,第一杠桿第二銷孔與壓板雙耳環同軸穿入第二銷軸,第二杠桿的第一銷孔與第二半軸的雙耳環同軸穿入第一銷軸,第二杠桿的第二銷孔與壓板的雙耳環同軸穿入第二銷軸,組成機械爪,機械爪在不完全齒輪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控制下處于水平狀態;
左旋攪籠從攪籠排石裝置圓柱面底箱體內左端將左旋攪籠軸頸穿過電機室左側軸孔,右旋攪籠從攪籠排石裝置圓柱面底箱體內右端將旋攪籠軸頸穿過電機室右側軸孔,第二齒輪套設并固連于左旋攪籠軸上,使左旋攪籠和右旋攪籠同軸相向運動,直至右旋攪籠外六角軸段穿入左旋攪籠內六角孔,兩個端蓋軸孔分別套設于左旋攪籠外螺紋軸段和右旋攪籠外螺紋軸段上,通過螺釘將端蓋固連于箱體上,推力軸承從左旋攪籠外螺紋軸段套設于左旋攪籠軸上螺母預緊,推力軸承從右旋攪籠外螺紋軸段套設于右旋攪籠軸上螺母預緊上,第一齒輪固連于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底板固連于電機室頂板下表面上,使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電機室蓋板固連于圓柱面底箱體上,組成攪籠排石裝置;
二十個自潤滑襯套分別穿套固連于二十個兩端具有法蘭盤的吊筒的軸孔中,二十個第一推力軸承分別穿套固連于二十個兩端具有法蘭盤的吊筒的軸孔中,攪籠套筒的軸孔與吊筒軸孔同軸固連成一體,余下的十九個吊筒和十九個攪籠套筒分別固連成一體,攪籠套筒的方形卡槽套設固連于攪籠排石裝置圓柱面底箱體上導石筒的方形法蘭盤上,余下十九個吊筒分別固連于十九個攪籠排石裝置圓柱面底箱體上導石筒的方形法蘭盤上;
固連一體的二十個吊筒軸孔分別與齒輪箱體底板的二十個對應軸孔同軸固連一體;
第一右旋攪籠軸與對應的攪籠套筒軸孔、吊筒軸孔、齒輪箱體第一右旋攪籠軸孔同軸穿入至第一右旋攪籠軸的軸肩與固連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軸承接觸,余下的三個第一右旋攪籠軸穿入齒輪箱體右旋攪籠軸孔,四個第三齒輪分別套設并固連于第一右旋攪籠軸的第一軸頸上;
第二右旋攪籠軸與對應的攪籠套筒軸孔、吊筒軸孔、齒輪箱體第二右旋攪籠軸孔同軸穿入至第二右旋攪籠軸的軸肩與固連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軸承接觸,余下的七個第二右旋攪籠軸穿入齒輪箱體第二右旋攪籠軸孔,八個第三齒輪分別套設并固連于第二右旋攪籠軸的軸頸上;
左旋攪籠軸與對應的攪籠套筒軸孔、吊筒軸孔、齒輪箱體左旋攪籠軸孔同軸穿入至左旋攪籠軸的軸肩與固連于吊筒的第一推力軸承接觸,余下的七個左旋攪籠軸穿入齒輪箱體左旋攪籠軸孔,八個第三齒輪分別套設并固連于左旋攪籠軸的軸頸上;
齒輪軸同軸套設固連于輪箱體齒輪軸孔中,第三齒輪套設固連于齒輪軸上,余下的三個齒輪軸固連于輪箱體齒輪軸孔中,余下的三個第三齒輪分別套設并固連于三個齒輪軸上;
齒輪箱上蓋上的所有軸孔與其對應的所有軸同軸套設其上,使齒輪箱上蓋與齒輪箱體合上,二十個第二推力軸承分別套設于八個第二右旋攪籠軸、八個左旋攪籠軸和四個齒輪軸上,螺母預緊,第二振動電機固連于齒輪箱上蓋中部對稱位置;
四個第二齒輪分別套設并固連于四個第一右旋攪籠軸的第二軸頸上,將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輸出軸穿設馬達支架中間軸孔,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與馬達支架固連一體,第一齒輪固連于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的輸出軸上,液壓馬達支架兩側軸孔同軸套設于兩個第一右旋攪籠的第二軸頸上,液壓馬達支架底板固連于齒輪箱上蓋上,四個第二推力軸承分別套入四個第一右旋攪籠的第二軸頸上,螺母預緊;
第一擺桿、第二擺桿和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另一個第一擺桿和第二擺桿與連桿的三個銷孔同軸穿入銷軸,兩個第二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上橫梁上的兩個雙耳環同軸穿入銷軸,兩個第一擺桿的兩個銷孔分別與下橫梁上的兩個雙耳環同軸穿入銷軸,組成串聯平行四桿機構,再與上橫梁和下橫梁的鉛垂對稱面對稱安裝另外一個串聯平行四桿機構,油缸缸體法蘭盤固連于下橫梁的中間對稱位置,油缸活塞桿法蘭盤固連于上橫梁的中間對稱位置,組成第四升降機構;
第四攝像組件通過攝像頭支架底板固連于第四升降機構的下橫梁上;
連接螺栓穿套于上橫梁連接板螺栓孔中,螺旋壓簧套設于連接螺栓上,連接螺栓穿套于齒輪箱體連接板上的螺栓孔中,另一個螺旋壓簧套設于連接螺栓上,墊片套設于連接螺栓上螺母預緊,組成振動旋挖排石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學院,未經昆明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0652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復合式路面鋪裝層結構
- 下一篇:一種軌枕間振動旋挖排石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