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純凈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503291.1 | 申請日: | 2014-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740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星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澤沃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8 | 分類號: | C02F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純凈 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15T/H的純凈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自然環境越來越惡化,飲用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身體的健康。現有的純水設備大都包括超濾裝置、軟化裝置、反滲透裝置、脫氣裝置和連續電除鹽EDI裝置,工作時原水進入原水箱,再進入超濾裝置,對原水進行預處理,后進入超濾水箱,除去水中的微生物、膠體、懸浮顆粒、細菌、病毒及熱源,符合作為反滲透裝置的預處理設備;經超濾裝置后的預處理水進入軟化裝置,脫除水中的鈣、鎂離子;接著進入反滲透裝置除鹽;再通過脫氣裝置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最后進入連續電除鹽EDI裝置得到純化水。超純水是指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全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和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與純水、高純水相比較,超純水的水質要求更高。由于超純水對水的各項性能指標要求極高,一般純水設備很難達到制備超純水的要求,而目前現有的制備15T/H超純水的設備體積均較大、占地面積多、安裝維護很不方便,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結構布局合理的純凈水處理裝置,來滿足目前市場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的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布局合理、安裝維護方便且處理效果好的純凈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純凈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經管路連接的原水箱、原水泵、粗過濾系統、全自動軟化器、保安過濾器、高壓泵、第一反滲透裝置、中間純水箱、增壓泵、TOC脫除器、一級精濾器、EDI裝置、混床過濾裝置、UV殺菌裝置和二級精濾器,所述粗過濾系統是由全自動PP過濾器和串聯的全自動機械過濾器、全自動活性碳過濾器并聯而成,在全自動機械過濾器與原水泵之間設有一級加藥裝置,所述保安過濾器和全自動軟化器之間設有二級加藥裝置,第一反滲透裝置上設有反滲透清洗裝置,全自動軟化器上連接有加鹽裝置。
作為改進,所述原水泵為四個,與原水箱的出水管道并聯連接,所述原水泵中的二個與全自動PP過濾器相連接,另外二個與全自動機械過濾器相連接。
作為改進,所述全自動軟化器為一備一用并聯的二個,所述加鹽裝置包括鹽缸和水射器,在全自動軟化器的進水管路上設有流量計與壓力表,在全自動軟化器的加鹽管路上設有流量計和氣動閥。
作為改進,所述全自動機械過濾器和全自動活性碳過濾器上設有壓縮空氣管路,并通過低壓開關連接有過濾器控制盤。
作為改進,所述保安過濾器、高壓泵和第一反滲透裝置上還并聯有第二反滲透裝置,所述第二反滲透裝置的進水端與全自動軟化器的出水端相連通,所述第二反滲透裝置的純水出水端與中間純水箱相連通。
再改進,所述增壓泵為并聯的二個。
再改進,所述一級精濾器為并聯的二個,一級精濾器的濾芯為PPF材質,過濾精度設置為0.45u。
再改進,所述EDI裝置的出水力為15m3/h,EDI裝置上設有極水排放口和濃水出口,該濃水出口通過管道與原水箱相連通。
進一步改進,所述混床過濾裝置為并聯的二個,所述UV殺菌裝置為并聯的二個。
進一步改進,所述二級精濾器的濾芯為PPF材質,過濾精度設置為0.22u,二級精濾器的循環回水與中間純水箱相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設置粗過濾系統、軟化器、二組反滲透裝置、一級精濾器、二級精濾器、EDI裝置、混床、TOC脫除器、UV殺菌裝置等,將介質過濾、反滲透過濾、EDI技術與TOC脫除器、UV殺菌相結合,并設置二組加藥裝置,確保水中的導電介質等徹底清除,并且增加原水泵、增壓泵、一級精濾器等數量,使得生產效率高、出水量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布局合理、安裝維護方便的特點,制得的超純水純度高、出水量大,可適用于15T超純水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澤沃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澤沃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5032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