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型薄壁磨機端蓋防變形支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98686.7 | 申請日: | 2014-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35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馬睿;楊保;納建虹;柏長友;楊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2 | 分類號: | B23Q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城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劉伍堂 |
| 地址: | 750021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薄壁 磨機端蓋防 變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大型磨機端蓋變形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大型薄壁磨機端蓋防變形支頂裝置及方法,具體屬于薄壁類磨機機械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磨機的大型化伴隨著耳軸與端頭的解體,同時伴隨著端頭的分半,目前已經有將磨機端頭分成兩半、四半甚至六半等結構產生。磨機的大型化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由于大型磨機端蓋噸位重、直徑大、壁薄,如直徑達10600mm的磨機端頭,重達72t,其壁厚最厚僅為144mm,所有裝配面的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均在0.13mm以內,合缸縫隙要求僅為0.04mm。在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工件在車序加工過程中由于剛性不足易引起顫刀,鉆孔過程中的切削力對工件的變形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加工不能達到顧客圖紙要求的粗糙度和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那么,如何提供一種大型薄壁磨機端蓋防變形支頂裝置及方法,是本實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型薄壁磨機端蓋防變形支頂裝置,通過設計零件車序加工過程中的工裝,對零件進行均勻支撐,提高零件剛性,有效的達到了零件加工精度。
一種大型薄壁磨機端蓋防變形支頂裝置,包括:底座、支筒、套筒、加強筋、支撐栓和調節帽;所述的底座上固定設置有支筒、套筒和加強筋;所述的加強筋固定設置在套筒外圍;所述的調節帽與支筒之間通過支撐栓緊固聯接;為防止在使用過程中支撐栓與支筒之間受力而錯位,所述的支撐栓靠近套筒、支筒的一端設置有緊固螺母。
所述的支撐栓與支筒分別設置有外螺紋和內螺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了零件剛性,有效的達到了零件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裝狀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其中:底座1、支筒2、套筒3、加強筋4、支撐栓5、調節帽6、緊固螺母7、裝置Ⅰ8、機床工作臺9、等高墊鐵10、卡爪11、裝置Ⅱ12、裝置Ⅲ13、延伸工作臺1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1、2、3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分析。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大型薄壁磨機端蓋防變形支頂裝置,包括:底座1、支筒2、套筒3、加強筋4、支撐栓5和調節帽6;底座1上固定設置有支筒2、套筒3和加強筋4;加強筋4固定設置在套筒3外圍;調節帽6與支筒2之間通過支撐栓5緊固聯接;為防止在使用過程中支撐栓5與支筒2之間受力而錯位,支撐栓5靠近套筒3、支筒2的一端設置有緊固螺母7。支撐栓5與支筒2分別設置有外螺紋和內螺紋。
工作實施時,每一套工裝安置三個裝置,步驟一,將裝置Ⅰ8直接放置于機床工作臺9上通過螺栓緊固聯接;步驟二,將等高墊鐵10、卡爪11、裝置Ⅱ12、裝置Ⅲ13放置于延伸工作臺14上,將延伸工作臺14與機床工作臺9、延伸工作臺14與裝置Ⅱ12和裝置Ⅲ13、延伸工作臺14與卡爪11分別通過螺栓緊固聯接;步驟三,吊運零件,利用零件水平線,通過支撐等高墊鐵10完成零件的找平,利用內圓及結合面判斷零件的中心是否為機床回轉中心,如果是,則利用卡爪將零件緊固;步驟四,磨機端蓋的支頂需整體均勻設置8套工裝,根據零件找平找正的高低,來調節每套工裝的裝置Ⅰ8、裝置Ⅱ12、裝置Ⅲ13的高低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未經寧夏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986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