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的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94054.3 | 申請日: | 2014-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077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崔新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4 | 分類號: | G01F23/2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中間 余量 鋼水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裝置,具體屬于用于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的測量均由人工進行。因為從安全考慮,中包蓋上不能站立人,所以在測量時,測量桿就不會保持垂直并在中間包中心位置,而是會產生一定的傾斜,造成測量高度比實際高度大;就連續兩次測量的差距也很大,而存在不準確問題。造成了成本的上升,再就算是測量的數據不是液態的鋼水,其還包括融渣;在測量和觀察的過程中,中包的鋼水量也處于動態的變化中,準確度是在難以控制,往往導致多留鋼水,造成浪費,增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在線自動并準確的測量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消除鋼水的浪費,檢測裝置放置穩固,不易產生安全事故的用于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的測量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措施:
用于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的測量裝置,其在于:其由探針、與探針連接的導線、在導線上連接的電阻表及直流電源,導線上的絕緣層、與直流電源連接的接地線、設在探針上的凸形探針絕緣支撐套組成;直流電源的正極與電阻表連接,直流電源的負極與接地線連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形探針絕緣支撐套的大頭端設在探針的底端據中間包底部100mm處的高度處,并擱置于中間包蓋的通孔上。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能在線自動并準確的測量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消除鋼水的浪費,即中包鋼水余量能從原來的150mm高度左右降低到100mm,而且還避免了結晶器下渣的危險,檢測裝置放置穩固,不易產生安全事故且結構簡單,對降低生產成本有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凸形探針絕緣支撐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探針,2—導線,3—電阻表,4—直流電源,5—絕緣層,6—接地線,7—凸形探針絕緣支撐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描述:
用于連鑄中間包內余量鋼水的測量裝置:其由探針1、與探針1連接的導線2、在導線2上連接的電阻表3及直流電源4,導線2上的絕緣層5、與直流電源4連接的接地線6、設在探針1上的凸形探針絕緣支撐套7組成;直流電源4的正極與電阻表3連接,直流電源4的負極與接地線6連接。
所述的凸形探針絕緣支撐套7的大頭端套裝在探針1的底端據中間包底部100mm處的高度處,并擱置于中間包蓋的通孔上。
需要說明的是探針1為比鋼水溫度高至少80℃的材質制作。
本實用新型根據中包紅的鋼水與鑄坯與連鑄機形成導電回路的原理,經過試驗測量,當耐高溫探針1接觸到鋼水時,對地電阻只有200多歐姆;而當中包液面下降探針1脫離鋼水和熔渣接觸時的對地電阻則有20多K歐姆;當探針1脫離熔渣后則電阻恢復到最大值。這樣當探針1插入后,其底端應距離中包底部100mm,就可以從電阻表3上反映的電阻數據精確測量出中包鋼水剩余量。這足以分辨通紅的液體是鋼還是渣,從而精確的控制中包鋼水省余量到100mm左右,不受多爐連澆后中包渣厚的影響。
本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最佳例舉,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性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940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的液位計
- 下一篇:一種充油變壓器大修、安裝真空注油翻板油位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