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錘夾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90665.0 | 申請日: | 2014-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089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德兵;米央;劉國良;呂斌;張晨玨;韓松;張毅;季方安;邵久東;楊自遠;黃在坤;顏銳;曾揚輝;李海軍;丁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D17/00 | 分類號: | B25D17/00;B25D17/28;B25D16/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華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錘 夾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持結構,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電錘夾持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氣裝飾工程的安裝中,常需要在墻體的頂面打吊筋孔,傳統工藝均為人工打孔,由于傳統工藝均為人工高處作業,危險性較大,勞動強度大,而且不方便,因此現在采用機器打孔,機器打孔時,只需在地面上移動打孔機器,就可進行打孔作業,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效率。
但是,由于機器在墻面開槽或墻面打孔時,為了滿足使用要求,頂面打孔的力臂需要隨時拆卸,然而傳統的電錘夾持結構由于其結構上的缺陷,拆卸很是不便,且浪費時間,為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和拆卸更便捷,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電錘夾持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錘夾持結構,包括力臂桿、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所述力臂桿的端部沿其軸向設置有連接長槽,所述第二夾持板呈“L”型,且其底部連接有承載板,所述第二夾持板圍設于所述承載板的相鄰兩邊;所述第二夾持板圍擋于所述承載板的另外一邊并且其一端的端面與所述第一夾持板相貼合,最終所述第二夾持板和所述第一夾持板形成一用于夾持電錘的空腔;所述第二夾持板的邊緣向外延伸有與所述連接長槽匹配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嵌設于所述連接長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長槽為燕尾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上均設置有用于兩者間固定連接的第一安裝孔,且所述第一安裝孔在兩塊板上的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裝孔的個數為至少兩個。
進一步地,所述電錘和第一夾持板間設置有彈性保護片;所述電錘和第二夾持板間設置有彈性保護片。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保護片上設置有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的位置和個數與所述第一安裝孔的位置和個數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保護片為橡膠片。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均為鋼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板、彈性保護片和第二夾持板通過螺栓依次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當使用打孔設備進行打孔時,只需要將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安裝好,將電錘放入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中間夾緊,之后將第一夾持板上的連接塊嵌設裝入力臂桿上的連接長槽中,這樣就能快速的安裝好電錘;當需要拆卸電錘時,只需要將電錘夾持結構整體向上提拉即可完成拆卸;安裝和拆卸更便捷,降低了工作難度,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錘夾持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錘夾持結構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錘夾持結構中力臂桿的俯視圖。
其中,1、力臂桿,11、連接長槽,2、第一夾持板,21、連接塊,3、第二夾持板,4、承載板,5、電錘,6、第一安裝孔,7、彈性保護片,71、第二安裝孔,8、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錘夾持結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中,其包括力臂桿1、第一夾持板2和第二夾持板3,力臂桿1的端部沿其軸向設置有連接長槽11,第二夾持板3呈“L”型,且其底部連接有承載板4,第二夾持板3圍設于承載板4的相鄰兩邊;第二夾持板3圍擋于承載板4的另外一邊并且其一端的端面與第一夾持板2相貼合,最終第二夾持板3和第一夾持板2形成一用于夾持電錘的空腔;第二夾持板3的邊緣向外延伸有與連接長槽11匹配的連接塊21,連接塊21嵌設于連接長槽11中。其中,第二夾持板3呈“L”型,能夠更快地拆裝電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906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體域網認證與密鑰交換方法
- 下一篇:移動電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