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88625.2 | 申請日: | 2014-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06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應國華;呂明亮;楊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麗水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23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香菇 黑木耳 接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菌棒接種的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半自動菌棒接種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香菇和黑木耳的接種方式主要有接種箱、開放式接種以及全自動接種機接種等幾種方式,但是存在的缺點非常明顯。對于香菇菌棒來說,接種箱接種雖然成品率高,比較穩定,但接種速度慢,費力,不適合規模生產;而開放式接種,通常適合于溫度較低、空氣雜菌較少的條件下,同時要求非常熟練,成品率或高或低;而自動接種機已經在香菇上生產使用,但需要潔凈的環境如潔凈室,而自然條件下接種受溫度影響很大,溫度高時,成品率低,穩定性不好,尤其是如果一包菌種有雜菌會導致大范圍污染雜菌,隱患很大,原因是菌種和菌棒是從接種機箱體外面送入,同時菌種先破碎、攪拌后壓入菌棒中的方式。黑木耳目前全部采用接種箱接種,成品率較高,比較穩定,但速度慢,規模生產需要大量接種箱;開放式接種污染率高,沒有在生產上應用;而全自動接種機由于菌種和菌棒是從接種機箱體外面送入,同時菌種先破碎、攪拌后壓入菌棒中的方式,導致菌絲恢復吃料慢,污染高,同樣存在一包菌種有雜菌會導致大范圍污染雜菌的重大隱患,目前也沒有在生產上應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接種環境可控、菌種成塊損傷少,接種后恢復快,成品率高,且省力,接種速度快且連續不中斷的接種機,適合于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菌棒式打孔接種,該接種機可以滿足在大棚、普通室內、潔凈室等多種環境條件下使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包括菌棒打孔室和接種室,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放置菌棒的薄膜菌棒室,薄膜菌棒室與菌棒打孔室連接部分通過外膜形成一個密閉空間,在外膜內部,還設有一層內膜,其用于覆蓋并密封薄膜菌棒室的菌棒堆;所述接種室設有供菌棒移出的輸送孔;所述菌棒打孔室上部設置氣動打孔機,底部設有縱向的菌棒輸送凹槽,菌棒輸送凹槽一端延伸至薄膜菌棒室,另一端通過圓形通孔與接種室相連通或延伸至接種室與輸送孔相連;當菌棒輸送凹槽延伸至輸送孔時,所述菌棒輸送凹槽的一側設有與其平行的輸送氣缸,輸送氣缸上設有推托裝置,推托裝置的一端連接位于菌棒輸送凹槽內的推板,通過輸送氣缸控制推托裝置帶動推板的來回滑動來實現菌棒向菌棒打孔室方向推進。
所述的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打孔機設有3-4根打孔棒。
所述的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種室的前、后側板上分別設有供雙手伸入的圓洞;接種室的底板上設有小孔,底板下方設有用于收集廢料的抽屜;接種室的左側板上設有供菌棒移出的輸送孔;接種室的頂面、前側板和后側板為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的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孔靠接種室的外側設有套袋裝置,套袋裝置的末端設有三個V型條。
所述的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菌棒打孔室靠近薄膜菌棒室的頂板邊緣設有用于支撐外膜的支撐架。
所述的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上至少設有一個可以讓手進出的孔。
所述的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種室的圓洞上裝有30-40cm長的袖套,雙手深入箱內操作時袖套的松緊帶能緊緊套住手腕處,起到防止外界空氣中的雜菌進入的作用。
上述裝置用于香菇黑木耳菌棒接種,其接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薄膜菌棒室的制作:地面先墊一層薄膜,將滅菌的菌棒按井字形或一字型堆放在薄膜上,然后將所有菌棒覆蓋上薄膜即內膜,并在薄膜菌棒室及其與菌棒打孔室的連接部分也蓋上薄膜即外膜,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
2)滅菌:用氣霧消毒劑對薄膜菌棒室、菌棒打孔室及接種室進行滅菌;氣霧消毒劑為二氯異氰尿酸鈉,對薄膜菌棒室中位于內膜10內的菌棒按每立方米40—160克進行熏蒸滅菌2—5小時;對薄膜菌棒室內膜和外膜之間的區域以及打孔室和接菌種室按每立方米4—16克進行消毒滅菌30—60分鐘;
3)打孔:1人通過薄膜菌棒室的孔伸入,拿取菌棒,將其放入菌棒打孔室的菌棒輸送凹槽上,然后用腳踏開關控制氣缸推動氣動打孔機,將菌棒推到打孔工位,氣動打孔機通過打孔棒在菌棒上一次性打出3—4個孔,打完孔的菌棒被推至接種室;
4)接種:接種人員將雙手分別從圓洞中伸入,將菌種壓入打好的菌棒孔內,接好種后將菌棒從輸送推出到接種室外;
5)套袋和扎口:另取一無菌袋將接好種的菌棒套上并扎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麗水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麗水市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886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