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離合器分離軸承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87025.4 | 申請日: | 2014-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792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唐小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小超 |
| 主分類號: | F16D23/14 | 分類號: | F16D23/14;F16C33/7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武順營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合器 分離 軸承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離合器分離軸承總成。
背景技術
離合器是現有手動擋汽車常用的一種控制發動機動力與傳動系統接通或斷開的一種重要部件,離合器的分離與結合是依靠層疊的離合器片分離或者結合而實現的。離合器在分離或者結合時處于高速旋轉狀態,所以離合器片之間分離與結合是依靠外力施加在離合器分離軸承上,再傳遞給離合器片的控制元件,這樣既保證了力的傳遞又保證了離合器處于高速旋轉狀態;由于離合器分離軸承處于高速旋轉下,同時其軸承內圈軸承外圈滾動體之間存在間隙,壓蓋總成與從動盤總成之間摩擦產生的粉塵以及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空氣中的灰塵都會進入到軸承外圈軸承內圈及滾動體之間,由于這些粉塵中含有大量的堅硬物質進入軸承內部以后與軸承內部的潤滑脂粘接在一起,在軸承內圈與滾動體之間,軸承外圈與滾動體之間形成磨損,繼而損壞軸承使離合器失效,造成車輛行駛過程中重大事故隱患,人們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想盡了很多辦法,例如在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部加裝防塵蓋,在分離軸承殼體與軸承內圈之間增加防塵密封圈等方法。可以大量減少粉塵對軸承的損害,但是由于滾動軸承的上端與外罩殼之間是有空隙的,粉塵在空隙處積累,就能夠通過這個空隙進入到滾動軸承的上端,通過上端防塵蓋的內圈與軸承內圈的間隙進入到滾動軸承內部,同樣會造成軸承的快速損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離合器分離軸承總成存在的以上缺陷,提出一種離合器軸承分離總成,包括殼體、滾動軸承、外罩殼,下部防塵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部防塵密封圈;滾動軸承安裝在殼體的一端臺階處,外罩殼安裝在殼體上并將滾動軸承函括其內;下部防塵密封圈安裝在滾動軸承內圈與殼體之間;所述的上部防塵密封圈安裝在外罩殼與滾動軸承內圈之間或者安裝在滾動軸承內圈與滾動軸承外圈之間,防塵密封圈采用單邊固定即固定在軸承內圈臺階上或外罩殼或者軸承外圈上;所述的上部防塵密封圈由橡膠材料制成,其中間有骨架,其邊緣有唇邊;所述的骨架由金屬材料制成;所述的骨架設置在需要固定的一邊,與其相對的一邊為唇邊。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夠有效的防止粉塵從外部進入到軸承防塵蓋部分累積而從軸承上端部進入滾動軸承內部,有效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1.殼體,2.下部防塵密封圈,3.滾動軸承下防塵蓋,4.滾動體,5.軸承外圈,6.滾動軸承上防塵蓋,7.上部防塵密封圈,8.軸承內圈,9.外罩殼。
圖2?是上部防塵密封圈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71.骨架,72.密封圈體,73.唇邊。
圖3?是上部防塵密封圈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71.骨架,72.密封圈體,73.唇邊。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將殼體1,下部防塵密封圈2,滾動軸承下防塵蓋3,滾動體4,軸承外圈5,滾動軸承上防塵蓋6,軸承內圈8,外罩殼9,按照現有結構安裝好,將上部防塵密封圈7的內徑設置為軸承內圈臺階部的根部直徑,如圖2采用厚度為0.3毫米的鋼板作為骨架71并將其制作成環形,在其外部覆蓋厚度0.5-1毫米的橡膠材料作為密封圈體72,本例中橡膠材料采用硅橡膠;在密封圈的外邊緣設置唇邊73;上部防塵密封圈7的外圈直徑小于等于外罩殼9與上部防塵密封圈7相接觸的部分的外邊緣直徑;在安裝時采用蝶形彈簧片將上部防塵密封圈7的骨架部分71壓緊在軸承內圈8的臺階上,其唇邊73緊貼在外罩殼9的上端部。
實施例2,如圖1,將殼體1,下部防塵密封圈2,滾動軸承下防塵蓋3,滾動體4,軸承外圈5,滾動軸承上防塵蓋6,軸承內圈8,外罩殼9,按照現有結構安裝好;如圖3采用厚度為0.3毫米的鋼板作為骨架71并將其制作成環形,在其外部覆蓋厚度0.5-1毫米的橡膠材料作為密封圈體72,本例中橡膠材料采用丁晴橡膠;在密封圈的內邊緣設置唇邊73;上部防塵密封圈7的內圈直徑大于等于軸承內圈8的臺階根部直徑;將上部防塵密封圈7的骨架部分71設置在外圈并將其固定在外罩殼9的上端,本例中固定方式采用膠粘或緊固件壓緊,將其唇邊73與軸承內圈上的臺階相貼合;就完成了本發明的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小超;,未經唐小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870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摩擦機構以及齒輪電動機
- 下一篇:液壓式汽車手制動力量增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