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交互式智能運動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85979.1 | 申請日: | 2014-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868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烝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烝誠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 | 分類號: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長林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互式 智能 運動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工具的技術領域,特別有關一種交互式智能運動模塊。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運動能維持身體的健康,由于現代人生活忙碌,難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戶外進行運動,因此各種健身工具應運而生,使人們能在室內進行運動,來維持健康的身體。
由于現在科技的發達,一部分的健身工具(例如跑步機、踏步機、劃船機、腳踏車等)借助與傳感器結合,能提供操作者在使用該健身工具運動時,取得由身體所產生的各種輸出數據,例如運動時間、運動里程數、心跳數、脈搏數、體脂率及消耗的熱量等,以做為后續運動健康管理或其他可能延伸服務的參照。
然而,純機械構造的健身工具,例如杠鈴、啞鈴、腹肌訓練器等,通常沒有與傳感器作結合,使操作者在使用該類型的健身工具運動時,難以取得由運動所產生的各種輸出數據,進而對后續運動健康管理或其他可能延伸服務的參照造成阻礙。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善操作者在使用傳統健身工具運動時不便于取得輸出數據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交互式智能運動模塊,用以取得操作者于使用一健身工具運動時所產生的一輸出數據。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手段包括︰
一種交互式智能運動模塊,用以取得操作者于使用健身工具運動時所產生的輸出數據,其包括:一個識別組件,設于該健身工具上;一個用以感測操作者使用健身工具的運動狀況并取得測量數據的傳感器,設于該健身工具或操作者身上;及一個用以讀取該測量數據并提供應用程序使用進而產生該輸出數據的智能終端裝置,通過掃描或偵測到該識別組件與該識別組件通信連接。
其中,所述智能終端裝置,掃描或偵測到該識別組件以啟用相對應的應用程序;所述傳感器,用以感測操作者使用健身工具的運動狀況而取得測量數據,該智能終端裝置讀取該測量數據以提供應用程序使用進而產生該輸出數據。
在進一步實施上,該識別組件為條形碼、電子卷標或具有藍牙、近場通訊等功能的無線傳感器。
在進一步實施上,該智能終端裝置設于操作者身上,該傳感器經由智能終端裝置進而設于操作者身上。
在進一步實施上,還包含一可穿戴式移動組件,該可穿戴式移動組件設于操作者身上,該傳感器經由可穿戴式移動組件進而設于操作者身上。
在進一步實施上,該智能終端裝置為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或筆記本電腦。
在進一步實施上,還包含一云端系統,該智能終端裝置傳送輸出數據至云端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是將傳統純機械式構造的健身工具結合智能終端裝置,使操作者在使用健身工具運動時所產生的輸出數據,傳送至智能終端裝置,或更進一步的傳送至云端系統,來進行個人健身及健康的管理,以更有效率的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
除此之外,有關本實用新型可供據以實施的相關技術細節,將在后續的實施方式及圖式中加以闡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的配置方塊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運作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例的配置方塊示意圖。
圖4是圖3的運作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實施例的配置方塊示意圖。
圖6是圖5的運作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實施例的配置方塊示意圖。
圖8是圖7的運作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健身工具
20?????識別組件
30????智能終端裝置
31????應用程序
40????傳感器
50????可穿戴式移動組件
60???云端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揭露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例的配置方塊示意圖,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交互式智能運動模塊,包括一識別組件20、一智能終端裝置30及一傳感器40,其中:
該健身工具10在本實施例中是指純機械構造的健身工具10,例如杠鈴、啞鈴、腹肌訓練器等,該健身工具10經由人為的運動操作,而會產生一往復移動、持續轉動或往復擺動的運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烝誠,未經張烝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859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