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功補償電抗電容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83717.1 | 申請日: | 2014-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78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孔星;董亞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明路電力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2/08 | 分類號: | H01G2/0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誠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呂培新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功 補償 電抗 電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功補償電抗電容。
背景技術
無功補償電路主要由電容器和電抗器構成,而現有無功補償電路的電容器和電抗器是分開的,兩者之間通過導線連接,由于電容器是主要的發熱部件,電容器依靠自身外殼散熱,難以滿足散熱的需要,電容器壽命短。
現有的無功補償電容器主要由電容芯子、金屬外殼和出線結構等幾部分組成。用金屬箔(作為極板)與絕緣紙或塑料薄膜疊起來一起卷繞,由若干元件、絕緣件和緊固件經過壓裝而構成電容芯子,并浸漬絕緣油。電容極板的引線經串、并聯后引至出線瓷套管下端的出線連接片。電容器的金屬外殼內充以絕緣介質油。由于電容芯子工作是會發出熱量,相鄰的電容芯子之間出現熱量疊加區域,同時,由于金屬外殼為橢圓方形,所以這個熱量疊加區域與金屬外殼的距離較大,導致熱量難以散走,容易造成電容芯子燒壞。而且,鑒于金屬外殼為長方體,體積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散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無功補償電抗電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無功補償電抗電容,包括補償電容器和電抗器,補償電容器內設有電容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抗器的導線豎直螺旋繞設,且各螺旋面之間導線相互隔開,電抗器一端埋入補償電容器內、并與電容芯子電性連接。考慮到無功補償電路在工作時,電抗器發熱量較補償電容器小很多,所以將電抗器與補償電容器連接在一起,同時,將電抗器的導線采用立體繞法設置,并且每一圈的導線之間不接觸,從而使得補償電容器的熱量能通過電抗器的導線散走,以提高其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作為更具體的一種方案,所述電抗器的導線為帶狀銅片。
所述電抗器還包括鐵芯,導線豎直螺旋繞設在鐵芯外周。
所述鐵芯下端埋入補償電容器內。
所述補償電容器由金屬外殼、電容芯子和封裝層構成,金屬外殼頂部敞開,電容芯子設置在金屬外殼內、并與金屬外殼內壁隔開,電抗器下端伸入金屬外殼內頂部,封裝層將電容芯子和電抗器下端封裝在金屬外殼內。封裝層可以是環氧樹脂層;封裝層也可以是有環氧樹脂層和防爆材料層構成,防爆材料層設置在電抗器與電容芯子電性連接部位,其余填充環氧樹脂層。
所述電容芯子設有三個,各電容芯子橫向直線布置在金屬外殼內,金屬外殼對應相鄰的電容芯子之間位置設有凹位,使得相鄰的電容芯子之間所形成的熱量疊加區域的熱量能夠較近較快的傳遞到凹位處的金屬外殼,使得熱量快速散走,以提高其使用壽命。
所述金屬外殼底部設有固定腳,固定腳設置在所述凹位兩側,能夠提升凹位處的結構強度且方便客戶安裝。
所述無功補償電抗電容還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與電抗器另一端連接,控制器設有電源開關、操作面板和通訊接線端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無功補償電抗電容的電抗器與補償電容器連接成一體,并且,電抗器的導線豎直螺旋繞設,各螺旋面之間導線相互隔開,從而使得補償電容器工作時產生的一部分熱量通過電抗器散走,提高補償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2)電抗器的導線為帶狀銅片,與端面呈圓形的導線相比,帶狀銅片的表面積較大,形成散熱翅片,增強其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左視及局部剖開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至圖3所示,一種無功補償電抗電容,包括補償電容器1和電抗器2,補償電容器1內設有電容芯子14,所述電抗器2的導線21豎直螺旋繞設,且各螺旋面之間導線21相互隔開(見圖和圖2中A處所示),電抗器2一端埋入補償電容器1內、并與電容芯子14電性連接。
所述電抗器2的導線21為帶狀銅片。
所述電抗器2還包括鐵芯22,導線21豎直螺旋繞設在鐵芯22外周。
所述鐵芯22下端埋入補償電容器1內。
所述補償電容器1由金屬外殼11、電容芯子14和封裝層15構成,金屬外殼11頂部敞開,電容芯子14設置在金屬外殼11內、并與金屬外殼11內壁隔開,電抗器2下端伸入金屬外殼11內頂部,封裝層15將電容芯子14和電抗器2下端封裝在金屬外殼11內。
所述電容芯子14設有三個,各電容芯子14橫向直線布置在金屬外殼11內,金屬外殼11對應相鄰的電容芯子14之間位置設有凹位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明路電力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明路電力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837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預放電的一次堿性電池的方法
- 下一篇:有機電化學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