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置RFID標簽的耐高溫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82872.1 | 申請日: | 2014-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29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辛建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B11/00 | 分類號: | H01B11/00;H01B11/06;H01B7/36;H01B7/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置 rfid 標簽 耐高溫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各類采用通訊電纜互聯系統的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內置RFID?標簽的耐高溫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領域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電纜作為輸送電力的重要媒介,在企業生產、居民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電纜生產成本的降低和輸電電纜的維護是電力輸送領域至關重要的問題。
電纜的打碼工藝成本高昂,此外現在很多城市正在以地下高壓電纜取代高空線路,電纜所處的環境復雜,給維護工作帶了更多的困難,運行維護和檢修試驗的工作需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實際工作中,維護檢測工作均需要人工到現場操作,由于電纜線路越來越多,要嚴格按規程來做僅憑借人工完成已經不太可能了,然而不能及時對電纜進行維護,將對電力輸送帶到極大隱患。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高溫電路線路維護的復雜性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置RFID?標簽的耐高溫電纜,解決了電纜現有技術中的成本高昂,檢修困難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置RFID標簽的耐高溫電纜,包括電纜芯、位于電纜芯外的內保護層和包裹在內保護層外的外保護層,內保護層包括為導體鍍層和絕緣層,導體鍍層敷在電纜芯上,內保護層的絕緣層包裹導體鍍層,外保護層由內向外包括絕緣層、屏蔽層和護套層,在所述電纜延伸方向上設有多個RFID標簽,任意兩個RFID標簽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
在所述電纜的護套層遠離內保護層的外側延伸方向上挖有多個槽,槽的高度小于護套層的厚度,槽的深度等于RFID標簽的厚度。
在所述電纜護套層靠近電纜芯的內側延伸方向上挖有多個槽,槽內放置有RFID標簽,槽的體積大于或等于RFID的體積,槽的高度小于護套層的厚度。
所述槽的高度等于護套層的厚度。
所述外保護層由內向外包括絕緣層、繞包層和護套層,繞包層被護套層包裹。
在所述電纜的外保護層的絕緣層延伸方向上挖有多個槽,槽在絕緣層遠離電纜芯的外側上,槽的厚度小于絕緣層的厚度。?
所述RFID標簽粘貼在繞包層外側。
所述RFID標簽外表面有一層粘貼帶,粘貼帶的顏色不同與電纜外表面的顏色,粘貼帶粘貼在電纜外表面,固定標簽不掉落。
所述RFID標簽為無源標簽,任意兩個RFID標簽之間的安裝距離是相等的。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積極效果:電纜內置RFID標簽,RFID標簽包含了電纜的廠家、型號、出廠時間、安裝時間和維護記錄等信息,代替了傳統的電纜外層上打印信息工藝,節約了成本。維修時不需要一一查找電纜接頭,使用一讀寫器即可準確查找異常信號位置,及時修復,保證整個電力的正常安全輸送。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電纜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2?是內置RFID標簽的耐高溫電纜的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的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三的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四的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五的示意圖;
1為電纜芯,2為導體鍍層,3為絕緣層,4為繞包層,5為屏蔽層,6為護套層,7為槽,8為RFID標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具體實施方式。
耐高溫電纜通常包括多股電纜芯、導體鍍層、絕緣層、屏蔽層、具有優良機械性能的護套層和或抗外力性能的鎧裝層,每股電纜芯外有導體鍍層和絕緣層包裹,多股電纜芯外有絕緣層把多股電纜芯緊固在一起,絕緣層和屏蔽層之間也可有一層繞包層以防止屏蔽網傷及絕緣層。
一種內置RFID標簽的耐高溫電纜,包括多股電纜芯、位于電纜芯外的內保護層和包裹在內保護層外的外保護層。內保護層通常包括為導體鍍層和絕緣層,導體鍍層敷在電纜芯上,內保護層的絕緣層包裹導體鍍層,外保護層由內向外通常包括絕緣層、屏蔽層和護套層。在所述電纜延伸方向上設有多個RFID標簽,任意兩個RFID標簽之間的距離是相等的。使用的RFID標簽為無源標簽,不需要充電,工作時間長,同時RFID標簽可以存儲電纜的信息,代替了電纜表面的打碼工藝,大大降低了電纜的生產成本,同時由于RFID的存儲功能,維修時不需要一一尋找電纜接頭,使用一讀寫器即可找到需要維修的電纜線,從而減少了工作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程大學,未經安徽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828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火驅尾氣防腐防逆流回注工藝管柱
- 下一篇:一種承載式阻水中壓架空絕緣電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