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網格的擰底排水型漱口杯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80150.2 | 申請日: | 2014-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719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殷燕;莊琪;柳喆;祝黛蓮;鄧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7K5/18 | 分類號: | A47K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吳寶根;王晶 |
| 地址: | 2002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格 排水 漱口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漱口杯,尤其涉及一種能防止水垢產生的漱口杯。
背景技術
很多人都知道牙刷使用一段時間后需及時更換,但漱口杯作為日常生活必用品的清潔卻容易被忽視。雖然漱口后可以將杯底的積水倒出,但由于牙刷上的積水或漱口水未能完全倒干凈等原因,漱口杯里仍會有些積水,導致杯底富集水垢等不潔物。而水垢等不潔物容易造成腸胃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亂、便秘、胃炎、各類結石、牙垢和牙周炎等疾病。專家表示,一般家庭中,漱口杯一周至少應該做一次清潔,及時清洗漱口杯并讓它保持干燥。清洗后,用熱水煮沸浸泡消毒,或在漱口杯中泡一些醋,然后用醋仔細地刷洗杯底以及經常與嘴接觸的杯口部位,清除產生的去垢。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只是簡單的用清水沖洗漱口杯,由于杯身過高,手無法伸到杯底,因此無法用清水沖洗的方法清除已經產生的水垢和其它富集在杯底的不潔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種能防止水垢產生的帶網格的擰底排水型漱口杯。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網格的擰底排水型漱口杯,包括杯體、旋轉杯底,其特征在于:杯體與旋轉杯底之間螺紋連接,杯體內接近底部設有一層網格層。
杯體呈圓錐形,杯體長度為10~12cm,杯體的杯口直徑8~10cm。網格層的直徑與杯底的直徑相同為5~6cm;網格層中的每個網格為長寬相等的正方形,邊長為1~2mm。
網格層與旋轉杯底相距2~3cm。旋轉杯底的高度為1.5~2.5cm。杯體上設有一個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普通使用的漱口杯,不具備保持杯底潔凈的特殊功能。由于增設了一個旋轉杯底設置,漱口后,可將杯底旋轉拆卸下來清洗,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漱口杯與傳統的杯子相比,具有便于清洗和杯底不易產生水垢等優點。同時,旋轉杯底內可放些花瓣或其他干花等物品,增加趣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專利。
?參照圖1,一種帶網格的擰底排水型漱口杯,包括網格層1、旋轉拆卸杯底2、杯體3、把手4。杯體內接近底部設置一層網格層1杯體與旋轉杯底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杯底2右手螺旋的方式,更有助于杯底與杯身的嵌合。
可隨時擰下旋轉拆卸杯底2,將從杯身3流向杯底2的積水倒出,并且由于網格層1的設計,牙刷和牙膏仍可放置在杯中。杯口直徑8~10cm。每個網格為長寬相等的正方形,邊長為1~2mm,網格層的直徑與杯底的直徑相同,直徑為5~6cm。網格層設置需在杯子底部,與旋轉杯底相距2~3cm。旋轉杯底2的高度一般設為1.5~2.5cm。杯體3長度為10~12cm。杯體3安裝有一個把手4。
參照圖2,本設計采用斜槽的方式,使杯體3呈圓錐形,能使附著在杯壁上的水更好的傾斜流向杯底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學院,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801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入式神經信號阻斷裝置
- 下一篇:一種流體分配器和流體預分配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