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電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墻及其柱系統排水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78171.0 | 申請日: | 2014-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007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暢;魏映瑜;彭薇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9/00 | 分類號: | E02B9/00;E02D19/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劉世平 |
| 地址: | 610072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電站 地下 洞室免 防潮 及其 系統 排水 結構 | ||
1.水電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墻及其柱系統排水結構,包括洞室、巖壁(1)、巖壁(1)內開鑿的若干排水孔(2)、支護巖壁(1)的混凝土支護層(3)和位于巖壁(1)底部的排水溝;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4),排水管(4)為半圓型軟式排水管或“Ω”型軟式排水管,排水管(4)與巖壁(1)貼合并通過連接結構(5)與巖壁(1)連接,排水管(4)覆蓋排水孔(2)的孔口,混凝土支護層(3)覆蓋排水管(4)并封閉排水管(4)與巖壁(1)的間隙,巖壁(1)的滲水通過排水孔(2)和排水管(4)排入排水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電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墻及其柱系統排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排水管(4)長度方向最多間隔30cm設置一件連接結構(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電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墻及其柱系統排水結構,其特征在于:連接結構(5)為膨脹螺栓或錨桿,連接結構(5)壓緊排水管(4)邊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電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墻及其柱系統排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導流管(6);巖壁(1)上設置有洞口(7)時,導流管(6)將洞口(7)上方的排水管(4)與洞口(7)旁邊的排水管(4)連接;導流管(6)為半圓型軟式排水管或“Ω”型軟式排水管,導流管(6)與巖壁(1)貼合并通過連接結構(5)與巖壁(1)連接,混凝土支護層(3)覆蓋導流管(6)并封閉導流管(6)與巖壁(1)的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電站地下洞室免防潮墻及其柱系統排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導流管(6)與排水管(4)通過三通接頭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7817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收集運輸壓縮滸苔的傳送帶
- 下一篇:一種能抑制最高涌浪的閘門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