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攪拌立式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77550.8 | 申請日: | 2014-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06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鄒廣東;彭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倍合德華強(連云港)醫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22228 江蘇省連***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 立式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尤其是一種立式反應釜,屬于化工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反應釜在食品、醫藥、化工等行業的應用都十分的廣泛,人們對其結構也并不陌生,一般包括帶有夾套的釜體、攪拌裝置和用于驅使攪拌裝置運動的動力裝置。然而,現有的反應釜不能達到更好地攪拌效果,也就不能有效地促進化學反應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反應釜攪拌效果不好,不能有效地促進化學反應。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攪拌立式反應釜,包括立式釜體、上攪拌電機、下攪拌電機、上攪拌軸、下攪拌軸和進氣管,立式釜體的釜頂上設有與立式釜體內腔相通的第一進料口、第二進料口和出氣口,立式釜體的釜底下設有與立式釜體內腔相通的出料口,立式釜體的釜底下還設有支撐底座,上攪拌電機和下攪拌電機通過支架安裝在立式釜體外側壁的上下位置處,上攪拌軸的一端與上攪拌電機的傳動軸相連,另一端穿過立式釜體的外側壁后伸入立式釜體內,并由上密封圈旋轉密封,下攪拌軸的一端與下攪拌電機的傳動軸相連,另一端穿過立式釜體的外側壁后伸入立式釜體內,并由下密封圈旋轉密封,上攪拌軸伸入立式釜體內的一端沿軸向設有四塊上葉板,相鄰兩塊上葉板之間成90°角,下攪拌軸伸入立式釜體內的一端沿軸向設有四塊下葉板,相鄰兩塊下葉板之間成90°角,立式釜體的內底部水平設有盤管,盤管上均勻設有出氣孔,進氣管穿過立式釜體的釜頂后與盤管相通。
采用上攪拌電機和下攪拌電機分別帶動上攪拌軸和下攪拌軸以不同轉向進行轉動,從而使上葉板和下葉板向不同方向攪拌反應液,可使反應液形成兩個不同轉向的渦旋,使反應液能夠快速混合,促進化學反應快速完成;采用在盤管上均勻設置出氣孔,能夠將惰性氣體從立式釜體內腔的底部排出,進一步提高了反應液的混合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立式釜體的外側壁上還設有液位計。采用液位計能夠實時掌握立式釜體的內腔中反應液的液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立式釜體的釜頂上還設有觀察窗口。采用觀察窗口能夠方便觀察立式釜體的反應液的反應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上攪拌電機和下攪拌電機分別帶動上攪拌軸和下攪拌軸以不同轉向進行轉動,從而使上葉板和下葉板向不同方向攪拌反應液,可使反應液形成兩個不同轉向的渦旋,使反應液能夠快速混合,促進化學反應快速完成;(2)采用在盤管上均勻設置出氣孔,能夠將惰性氣體從立式釜體內腔的底部排出,進一步提高了反應液的混合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雙攪拌立式反應釜包括:立式釜體1、上攪拌電機2、下攪拌電機3、上攪拌軸13、下攪拌軸14和進氣管7,在立式釜體1的釜頂上設有與立式釜體1內腔相通的第一進料口4、第二進料口5和出氣口6,在立式釜體1的釜底下設有與立式釜體1內腔相通的出料口11,在立式釜體1的釜底下還設有支撐底座12,上攪拌電機2和下攪拌電機3通過支架17安裝在立式釜體1外側壁的上下位置處,上攪拌軸13的一端與上攪拌電機2的傳動軸相連,另一端穿過立式釜體1的外側壁后伸入立式釜體1內,并由上密封圈19旋轉密封,下攪拌軸14的一端與下攪拌電機3的傳動軸相連,另一端穿過立式釜體1的外側壁后伸入立式釜體1內,并由下密封圈20旋轉密封,在上攪拌軸13伸入立式釜體1內的一端沿軸向設有四塊上葉板15,相鄰兩塊上葉板15之間成90°角,在下攪拌軸14伸入立式釜體1內的一端沿軸向設有四塊下葉板16,相鄰兩塊下葉板16之間成90°角,在立式釜體1的內底部水平設有盤管9,盤管9上均勻設有出氣孔10,進氣管7穿過立式釜體1的釜頂后與盤管9相通,在立式釜體1的外側壁上還設有液位計8,在立式釜體1的釜頂上還設有觀察窗口18。
本實用新型的雙攪拌立式反應釜在工作時,首先由第一進料口4和第二進料口5向立式釜體1內通入反應液,再啟動上攪拌電機2和下攪拌電機3分別帶動上攪拌軸13和下攪拌軸14轉動,此時上葉板15和下葉板16分別以不同的轉向攪拌反應液,在內腔形成兩個不同轉向的渦旋,使得反應液能夠充分混合反應,同時還要通過進氣管7向盤管9壓入惰性氣體,惰性氣體從出氣孔10排出,并從立式釜體1內腔的底部向上浮動對反應液進一步攪動混合,最后從出氣口6排出立式釜體1,當反應完成后,由出料口11將反應好的液體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倍合德華強(連云港)醫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倍合德華強(連云港)醫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775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十二輥可逆軋機軋制油用反應釜
- 下一篇:立體混合式耐腐蝕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