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向閥、負載敏感多路閥以及負載敏感液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72684.0 | 申請日: | 2014-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37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仲維超;王必旺;趙瑞學;杜孝杰;韓建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張丹 |
| 地址: | 221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向 負載 敏感 多路閥 以及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換向閥、設置該換向閥的負載敏感多路閥、設置該負載敏感多路閥的負載敏感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起重機液壓系統主要包括伸縮系統、變幅系統、主卷揚系統、副卷揚系統、回轉系統,各系統工作時需要動作平穩,無沖擊。沖擊會引起起吊重物的劇烈擺動,帶來起重機作業的安全隱患。
目前,國內中等噸位汽車起重機通常采用負載敏感液壓系統,如圖1所示。該系統由負載敏感液壓泵41、負載敏感多路閥42、平衡閥43、液壓馬達44等元件組成。負載敏感多路閥在系統中起到方向控制、流量控制、負載壓力拾取并反饋至液壓泵敏感控制閥等作用。多路閥中的負載壓力反饋通常有兩種,一種為負載壓力通過多路閥閥桿拾取油道進入閥體的梭閥網絡,進行壓力比較后,直接反饋至液壓泵敏感控制閥;另一種為負載壓力通過多路閥閥桿拾取油道進入多路閥閥體梭閥網絡,進行壓力比較后,經過旁通濾波后,反饋至液壓泵敏感控制閥。
在汽車起重機負載敏感系統中應用一種負載敏感多路閥時,此多路閥采用的是負載壓力反饋方式為負載壓力通過閥桿負載壓力拾取油道進入閥體梭閥網絡,進行壓力比較后,直接反饋至液壓泵敏感控制閥的技術。出現了液壓系統各動作工作不平穩,沖擊大,卷揚系統抖動等問題。
現有技術如圖2所示在負載敏感多路閥的進油聯對負載反饋信號進行旁通濾波處理,圖2中的LS信號(中文可稱為:負載敏感信號)通過濾清器、阻尼51、阻尼52接回油箱,實現了濾波功能。
本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多路閥至少兩個工作聯組成,每一工作聯的負載反饋壓力都通過進油聯閥體進行旁通回油,不能實現每一聯分別旁通濾波回油。由于現有技術每一聯負載壓力都必須通過閥體進油聯旁通回油濾波,在液壓系統對沖擊要求不高,平穩性要求不高,而對系統剛度要求高的情況下,就無法保證系統的剛度?,F有技術中進油聯旁通阻尼不能根據每聯工作需要配置不同的阻尼,不能實現不同頻率的濾波功能。
負載壓力通過如圖3所示多路閥內的閥桿2的負載壓力拾取油道21進入閥體梭閥網絡,進行壓力比較后,直接反饋至液壓泵負荷傳感閥的過程中,閥桿2的動作過程為:閥桿2向左或向右移動時,多路閥工作,負載壓力拾取油道21和負載壓力反饋孔11連通,多路閥的第一通油口A或第二通油口B的負載壓力通過閥桿2的負載壓力拾取油道21進入閥體進行負載反饋,負載壓力由負載壓力反饋孔11進入閥體梭閥網絡,控制負載敏感泵的排量。在工作過程中如果負載壓力存在高頻率的波動,會引起負荷傳感閥(或稱:液壓泵敏感控制閥)工作不穩定,從而引起變量泵排量的變化,導致液壓系統工作的不平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換向閥、設置該換向閥的負載敏感多路閥、設置該負載敏感多路閥的負載敏感液壓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負載敏感液壓系統工作不平穩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包括閥體以及設置在所述閥體內腔內的閥桿,其中:
所述閥體上設置有供油口、回油口、負載壓力反饋孔以及通油口;
所述閥桿上設置有負載壓力拾取油道以及濾波油道,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通過所述濾波油道與所述回油口相連通;
所述閥桿在所述閥體的內腔內滑動至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與所述負載壓力反饋孔相連通的位置時,所述通油口與所述供油口、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相連通。
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濾波油道內和/或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內還設置有液壓阻尼器,所述液壓阻尼器包括第一阻尼器和/或第二阻尼器,其中:
所述第一阻尼器設置在所述濾波油道內,所述第二阻尼器設置在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內。
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包括軸向孔以及與所述軸向孔相連通的徑向孔,所述軸向孔的長度方向與所述閥桿的軸向方向相平行,所述徑向孔的長度方向與所述閥桿的軸向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阻尼器設置在所述徑向孔內。
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徑向孔貫穿所述閥桿,且所述徑向孔的長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與所述軸向孔相連通,所述徑向孔的兩端口處均設置有所述第二阻尼器。
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液壓阻尼器與所述濾波油道的內壁可拆卸固定連接,和/或,所述液壓阻尼器與所述負載壓力拾取油道的內壁可拆卸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726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保護的起重機多路閥先導控制端蓋
- 下一篇:一種控制閥與油泵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