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履帶式牽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70600.X | 申請日: | 2014-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74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文斌;范一峰;吳玲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南方電工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51/14 | 分類號: | B65H51/14;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師事務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東 |
| 地址: | 21415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履帶式 牽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履帶式牽引機。
背景技術
履帶式牽引機是電纜制造的專用設備,用于牽引電纜,如圖1和2所示,主要由上機架1、下機架2、主動輪3、被動輪4、壓緊氣缸組、張緊氣缸、履帶5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其工作原理:上機架1上裝有四只牽引輪,左右端各有兩只,分別是主動輪3和被動輪4,主動輪3與被動輪4的功能可以互換:哪一端是主動或被動,要看電纜的走向。一旦確定了主動輪3的位置,那么傳動機構的位置也就確定了。主動輪3的位置確定后就不能變了,它轉動后可以帶動履帶5轉動;在被動輪4的背后有一只張緊氣缸,通過搖臂機構,可以使上下兩只被動輪左右擺動,起到將主動輪3與被動輪4之間的履帶5張緊的目的。在上機架1上還裝有上下多組縱向氣缸6,氣缸的組數與電纜所需要的接觸長度及牽引力相關。在牽引機工作時,縱向氣缸6動作,每只氣缸經輥筒支撐板7帶動一組小輥筒8,小輥筒8支撐履帶5。氣缸軸向外伸出時帶動兩條履帶向中心線位置靠攏,這樣電纜就被夾在上下兩條履帶中間。同時張緊氣缸動作,將上下兩條履帶張緊。主動輪轉動,履帶跟著一起轉動,這樣兩條履帶就夾著電纜,沿水平方向移動,實現牽引電纜的功能。兩只主動輪背后是一對等徑的齒輪,實現兩只主動輪轉速同步,轉向相反。
這類牽引機在加工和裝配時,每只氣缸的安裝位置不可能做到絕對一致。在氣缸工作時,所有小輥輪的中心也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對這些要求較高的電纜,例如射頻電纜的制造,就不適合用這類牽引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履帶式牽引機,結構巧妙,能確保輥輪中心位置一致,滿足需此類要求的電纜制造。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履帶式牽引機,包括上機架,上機架上固定有若干個縱向氣缸,每個縱向氣缸的活動端連接有輥筒支撐板,每個滾筒支撐板上架設有輥筒,所述上機架上還固定有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所有的輥筒支撐板下方的限位板。
優選的,所述限位裝置還包括由調節絲桿、固定螺母和固定座構成的調節裝置,所述固定座固定在上機架上,所述固定螺母與限位板固定連接;所述調節絲桿穿過固定座與所述固定螺母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節裝置設有若干個,均勻地安裝在上機架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在輥筒支撐板下設置限位板,準確地限制了輥筒下降后高度一致,且各輥筒的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適應高質量要求的電纜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B向視圖;
圖5為限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3所示的一種履帶式牽引機,在傳統的履帶式牽引機的上機架,固定一套限位裝置9,限位裝置9的結構如圖4和5所示,包括固定座91、調節絲桿92、固定螺母93和限位板94,固定座91固定在上機架1上,固定螺母93與限位板94固定連接,調節絲桿92穿過固定座91與固定螺母93連接;而限位板94設在所有輥筒支撐板7下方。
其中,固定座91、調節絲桿92和固定螺母93的組合結構是調節限位板94的高度,這種調節組合可設若干套,圖5所示的為兩套。旋動兩根調節絲桿92,可將限位板94調整到所需要的高度。這個高度以電纜的外徑為基準,高度調整到位后,擰緊限位板94與上機架1之間的緊定螺釘95,限位板94就被固定在上機架1上。圖4和5中的限位板94為L型結構,豎直側與固定螺母93固定,水平端位于輥筒支撐板7下方。當縱向氣缸6工作時,推動一組小輥筒8向中心線方向靠攏時,支撐小輥筒的輥筒支撐板7碰到限位板94的水平端時,氣缸的推動過程就結束了。由于有限位板94的作用,多組氣缸上的小輥筒8的中心位置是一致的,因此保證了履帶5的水平,從而促使夾在履帶5中的電纜中心線也是呈直線,這樣就滿足了這類電纜的制造要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南方電工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南方電工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7060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合沖字模
- 下一篇:一種球頭掛環一次性鍛壓成型模具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