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69122.0 | 申請日: | 2014-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04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秀;趙維峰;馬甜甜;石可可;楊小環;鄧大華;孫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1/08 | 分類號: | A01B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兩用 多功能 鋤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育苗及生育期內中耕除草等農事操作時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
背景技術
農作物種類繁多,育苗及種植管理技術依據其生物學特性各不相同。有的農作物育苗及種植過程中可不留間距隨意撒播,有的農作物則需要留有一定株行間距。對于株行間距均較大的農作物而言,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松土、除草、培土等農事活動使用目前現有的只有一面為鋤刀刃的鋤頭即可。對于株距小于行距較多的農作物而言,在整個生育過程中上述所言松土、除草、培土等農事活動使用目前現有的只有一面為鋤刀刃的鋤頭則較為困難,因為,現有的只有一面鋤刀刃的鋤頭制作較大可以滿足行間使用,而在尺度較小的株間使用時則會傷害到作物莖葉和根。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又不可能先對行間進行松土、除草、培土,再對株間進行松土、除草、培土等農事活動,而同時進行株行間農事活動時也不可能做到一雙手持兩種工具進行活動。因此,采用原有的只有一面鋤刀刃的鋤頭,不論打制大小均會在實際生產勞動過程中降低勞動速率,所以,對于株距小于行距較多的農作物而言,亟需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率高,能同時進行株行間農事活動的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
一種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包括手握柄(1),手握柄(1)的前端通過連接柄(2)與鋤刀(3)固定連接,連接柄(2)與鋤刀(3)焊接為一體,鋤刀(3)為長方體,該長方體相鄰的兩邊設置為株鋤刀刃(6)和行鋤刀刃(7),行鋤刀刃(7)為長邊,株鋤刀刃(6)為短邊,行鋤刀刃(7)相對的一邊為行鋤刀背(5),連接柄(3)連接在行鋤刀背(5)的一側,株鋤刀刃(6)相對的一邊為株鋤刀背(4)。
所述的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所述鋤刀(3)長20-30cm,寬10-15cm,厚0.5-1cm。
所述的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所述連接柄(2)與鋤刀(3)垂直連接,手握柄(1)與連接柄(2)夾角θ為135°-145°。
本實用新型滿足了株距小于行距較多的農作物同時進行株行間的松土、除草、培土等農事活動。同時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效率高,使用安全,并可長期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1手握柄,2連接柄,3鋤刀,4株鋤刀背,5行鋤刀背,6株鋤刀刃,7行鋤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考圖1和圖2,株行兩用多功能鋤頭,包括手握柄1,手握柄1的前端通過連接柄2與鋤刀3固定連接,連接柄2與鋤刀3焊接為一體,鋤刀3為長方體,長20-30cm,寬10-15cm,厚約0.5-1cm,該長方體,相鄰的兩邊分別為株鋤刀刃6和行鋤刀刃7,行鋤刀刃7相對的一邊為行鋤刀背5,連接柄3連接在行鋤刀背5的一側,株鋤刀刃6相對的一邊為株鋤刀背4。
優選的,連接柄2與鋤刀3垂直連接,手握柄1與連接柄2夾角θ為135°-145°,這樣,無論是進行行間、株間操作,使用起來都很方便、省力。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較長的行鋤刀刃7適合用作行間的松土、除草、培土等農事活動,較窄的株鋤刀刃6適合用在株間的松土、除草等活動。實現了一個工具同時進行株行間的農事操作。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691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功率器件結構的制備方法及結構
- 下一篇:一種污水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