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脊柱微創手術銼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62093.5 | 申請日: | 2014-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882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媛媛;官群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媛媛 |
| 主分類號: | A61B17/16 | 分類號: | A61B17/16;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威海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脊柱 手術 銼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為脊柱微創手術銼刀,應用于脊柱內鏡手術。
背景技術
腰椎間突出癥(椎間盤突出后壓迫神經,壓迫神經的為椎間盤組織,為軟組織)、腰 椎管狹窄癥(骨質增生引起神經通道相對狹窄引起卡壓癥狀,壓迫神經的為骨性組織,為硬 組織)是常見疾病,長期困擾著患者。目前的治療方法,大都采用開放式手術,即腰椎后路手術,切開皮膚,剝離肌肉,切除腰椎椎板,將壓迫神經的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或者增生的骨組 織切除(手術減壓),其手術創傷大,患者恢復時間長。隨著微創技術的進步,出現了脊柱內 鏡下經椎間孔入路手術治療腰椎疾病,其手術創傷小,使用局麻,取得了巨大效益。該手術 需要在皮膚腰椎側方皮膚切開一 8mm 的切口,穿刺定位到腰椎上關節突,穿刺針需要緊貼 上關節突壁,然后置入導絲,然后使用環踞切除部分腰椎上關節突,這樣就建立了進入腰椎椎管進行手術操作的通道,然后置入工作套筒,接著在工作套筒內置入脊柱內鏡,直視下開展突出椎間盤的摘除和增生的骨性組織的切除。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脊柱微創手術銼刀,可以方便地將壓迫椎管的骨性組織磨除,以最小的創傷面達到矯正椎管受壓迫的病癥。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脊柱微創手術銼刀,其特征在于一側邊有連續豁口的彈性導管前端連接一筒狀銼刀,該筒狀銼刀的一邊側也設有與導管豁口相對應的連續豁口,筒狀銼刀內徑與導管內徑相同,其外周徑自后向前成錐形縮小,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金屬銼刀齒。
所述導管為彈性材質。
使用時,先選擇好入口,將本裝置的缺口方對準椎管,讓椎管沿豁口滑入導管及筒狀銼刀內腔中,緩慢下推導管,當遇到壓迫椎管的骨性組織,筒狀銼刀表面的磨齒會磨削這些多生的骨組織,上下反復抽動導管帶動銼刀反復磨削,直至這些骨性組織不再壓迫椎管而止。最后細的吸引導管將骨屑吸出即可。
本設計的突出特點是:利用微創手術,用環狀的磨刀筒將椎管周圍擠壓該椎管的骨性贅生組織磨削掉,從而解除贅生骨性組織對椎管的壓迫,達到治療目的。操作簡單,創傷面小,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設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豁口,2.銼刀齒,3.導管和筒狀銼刀的連接處,4.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脊柱微創手術銼刀,一側邊有連續豁口1的彈性導管4前端連接一筒狀銼刀2,該筒狀銼刀2的一邊側也設有與導管豁口相對應的連續豁口1,筒狀銼刀內徑與導管4內徑相同,其外周徑自后向前成錐形縮小,且表面分布有若干金屬銼刀齒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媛媛;,未經張媛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620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耳鼻喉等離子治療儀
- 下一篇:一種脈象超聲TOFD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