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墨抽送機組合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61997.6 | 申請日: | 2014-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611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胡自力;許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鐘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11/00 | 分類號: | F04C11/00 |
| 代理公司: | 荊門市首創專利事務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聯生 |
| 地址: | 4318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墨 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墨泵領域,具體是一種油墨抽送機組合泵。
背景技術
目前的油墨泵在抽送稠性油墨的過程中,由于普通泵的進油口小,加之油墨的稠度大,流動性差,普通的油墨抽送泵在抽送過程中由于油墨的流動量跟不上主泵進口的需求量,油墨與主泵進口之間形成空洞,主泵不能順利的吸進油墨,所以抽送油墨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的油墨泵在抽送稠性油墨的過程中,由于普通泵的進油口小,加之油墨的稠度大,流動性差,普通的油墨抽送泵在抽送過程中很吃力,速度低之不足,提供了一種油墨抽送機組合泵。
本實用新型一種油墨抽送機組合泵,包括主泵體、電機、輔泵體、底板和護罩,主泵體和輔泵體安裝在底板上,護罩安裝在底板上,位于主泵體和輔泵體外,主泵體的轉軸通過一組齒輪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傳動相連,主泵體的進油口與輔泵體的出油口相連,輔泵體的轉軸通過一組齒輪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傳動相連,兩組葉輪(輔泵轉子)安裝在輔泵體內,兩組葉輪通過一對同步齒輪與輔泵體的轉軸傳動相連,輔泵體的底部為敞口,為所述油墨抽送機組合泵的進油口,轉子同步反向轉動將油墨擠送到主泵進口,消除了進口處的空洞現象;主泵體為內嚙合齒輪泵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型利用大面積進油口和輔泵轉子的擠壓功能及高速攪拌,充分發揮了油墨的觸變性,降低了油墨的稠度,增強了油墨的流動性,消除了空洞,提升了抽送速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泵體和輔泵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它包括主泵體1、電機2、輔泵體3、底板4和護罩5,主泵體1和輔泵體3安裝在底板4上,護罩5安裝在底板4上,位于主泵體1和輔泵體3外,主泵體1的轉軸6通過一組齒輪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7傳動相連,主泵體1的進油口8與輔泵體3的出油口9相連,輔泵體3的轉軸10通過一組齒輪與電機的動力輸出軸7傳動相連,兩組葉輪(輔泵轉子)11安裝在輔泵體3內,兩組葉輪11通過一對同步齒輪與輔泵體3的轉軸10傳動相連,輔泵體3的底部為敞口,為所述油墨抽送機組合泵的進油口12,主泵體1為內嚙合齒輪泵結構。
工作方式:將本實用新型的進油口12始終放置在油墨中,使油墨與兩組葉輪11接觸,電機2通電工作,電機2的動力輸出軸7通過齒輪帶動主泵體1的轉軸6和輔泵體3的轉軸10旋轉,由于輔泵體3的底部為整個敞開的進油口,面積比普通泵的進油口要大,保證了油墨的充足供給,同時輔泵體3的轉軸10帶動兩組葉輪11相對旋轉,對油墨進行高速攪拌,油墨被攪拌后充分發揮了觸變性,降低了稠度,增強了流動性,由于輔泵體3的出油口9和主泵體1的進油口8相連,油墨經兩組葉輪11抽送,從輔泵體3內流到主泵體1內,最后被主泵體1的內嚙合齒輪抽送出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鐘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鐘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619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緩凝劑進料防揚塵裝置
- 下一篇:一種臥式液壓打包機電控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