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鼻膽管牽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61795.1 | 申請日: | 2014-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06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于穎;王春麗;藺紅靜;張卓;韓亞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88 | 分類號: | A61M25/088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驥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膽管 牽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尤其是指用于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手術。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有一種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手術,該手術由多項技術操作組成,其中一項稱作鼻膽管引流術(ENBD),也可叫鼻膽管換位的技術,就是將手術中已經置于口腔內的引流用鼻膽管通過技術操作,轉換到鼻腔,從而達到通過鼻腔引流膽汁或濃汁的目的,是該手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鼻膽管從口腔移到鼻腔是靠護士借助卵圓鉗或直接用手指操作,具體的操作過程是:
1)用紅橡膠導管經鼻腔插入咽后壁,鼻腔外留有8厘米;
2)用手指或卵圓鉗、或術中用過的導絲在咽后壁尋找并捏住紅橡膠導管;
3)將口腔內鼻膽管末端插入紅橡膠導管頭部的孔道里,拉動紅膠管,將鼻膽管從口腔移至鼻腔。
由上述操作方案可以看出,因沒有專門的器械,上述方案存在的缺點是:
1)用卵圓鉗操作容易誤夾懸垂舌損傷咽部、舌、牙齒;
2)用帶無菌手套的手指勾出紅橡膠導管時,容易傷到操作者如患者口腔,由于手指短,尋勾膠管很困難,延長手術時間;
3)用術中導絲操作既不安全、不衛生也很費時費力。
由于以上三項缺點會誤傷其他器官,操作時間又長,因此曾多次出現術中意外,如誤吸,心臟驟停等狀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鼻膽管牽引器,以解決將鼻膽管從口腔移到鼻腔時存在的會誤傷其他器官,操作時間長,易出現術中意外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手柄內部中空、表面開有滑槽、前端有開孔,卡扣位于該手柄內部且與手柄的滑槽滑動連接,硅膠管套接在鎳鎂合金導線外部,該套有硅膠管的鎳鎂合金導線兩端與該卡扣固定連接,該套有硅膠管的鎳鎂合金導線位于該手柄內并從手柄前端的孔穿出、且該伸出部分形成一個環形。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手柄長17-20厘米。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手柄外側有防滑紋。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套有硅膠管的鎳鎂合金導線長度是30-40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新穎,通過近些年的臨床實踐,已經在上千例手術中使用,獲得完全成功。使換位操作既安全、精準、快捷又很方便。換位操作時間從以前5分鐘的縮短到1分鐘。由于節省了手術時間,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十分有利,患者術后的痛苦明顯減輕,術者、麻醉師非常歡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表示為卡扣在手柄前端時、導線在外長度最大的狀態;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卡扣在手柄后端時、導線在外長度最小的狀態;
圖5是圖4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手柄3內部中空、表面開有滑槽301、前端有開孔,卡扣4位于該手柄內部且與手柄3的滑槽滑動連接,硅膠管2套接在鎳鎂合金導線1外部,該套有硅膠管的鎳鎂合金導線兩端與該卡扣固定連接,該套有硅膠管的鎳鎂合金導線位于該手柄內并從手柄前端的孔穿出、且該伸出部分形成一個環形。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手柄長17-20厘米。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手柄外側有防滑紋302。
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是套有硅膠管的鎳鎂合金導線長度是30-40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持手柄,將本實用新型輕輕放進口腔,向前推卡扣、讓導線環部的頭部抵達咽部;
第二步、將紅橡膠導管經鼻腔插向咽后壁,讓其端頭伸進該導線環內,紅橡膠導管在鼻腔外要留有8厘米;
第三步、向后滑動卡扣,使導線環套住紅橡膠導管前端,輕輕向外拉動本實用新型,關鍵是隨同拉出紅橡膠導管,取下導線環;
第四步、將口腔內鼻膽管末端插入該紅橡膠導管頭部的孔道里;
第五步、輕拉鼻腔外紅橡膠導管,帶出鼻膽管,完成鼻膽管位置交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617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