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9531.2 | 申請日: | 2014-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49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惠;翟力強;劉栓雷;劉春鋒;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興平市鑫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19/00 | 分類號: | B60B1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31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播種機 傳動 滾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
背景技術
小麥播種機是通過播種機械系統將小麥種子種植在土地中的一種農業機械設備,小麥播種機的后方一般設置有后傳動滾輪,后傳動滾輪與地面接觸,通過滾動將力傳遞到其他部件上。目前后傳動滾輪為滾筒狀,這樣的結構雖然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但是在雨天或土壤濕潤時,其表面很容易粘附土壤,造成滾輪打滑,影響傳動,同時,粘附大量泥土后的滾輪也增加了拖拉機的負荷,影響播種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該裝置解決了現有后傳動滾輪表面容易被土壤粘結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包括固定盤,固定盤沿圓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金屬桿a和金屬桿b,金屬桿a和金屬桿b呈“V”字形對稱設置;金屬桿a和金屬桿b的中部及端部設置有支承盤,金屬桿a和金屬桿b穿過支承盤的邊緣處。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
金屬桿a和金屬桿b組成的夾角為160°-170°。
固定盤圓心處設置有中軸,中軸的一端設置有皮帶輪,中軸貫穿固定盤和支承盤。
金屬桿a和金屬桿b設置個數不少于4個,每個金屬桿a均相互平行,每個金屬桿b均相互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通過具有夾角的若干金屬桿組成的籠狀結構,有效降低了土壤對后傳動滾輪的粘附,使后傳動滾輪在雨天或土壤粘度大時不易打滑,提高了傳動效率,從而提高播種效率,同時,播種完容易清洗,減輕了維護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的正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的裝置示意圖。
圖中,1.金屬桿a,2.金屬桿b,3.固定盤,4.支承盤,5.中軸,6.機架,7.皮帶輪,8.皮帶,9.大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小麥播種機后傳動滾輪,包括固定盤3,固定盤3沿圓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呈“V”字形對稱設置,并且,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組成的夾角為160°-170°;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的中部及端部設置有支承盤4,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穿過支承盤4的邊緣處;同時,固定盤3圓心處設置有中軸5;
如圖3所示,中軸5的一端設置有皮帶輪7,中軸5貫穿固定盤3和支承盤4;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設置個數不少于4個,每個金屬桿a1均相互平行,每個金屬桿b2均相互平行。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當需要播種小麥時,將本裝置連接在小麥旋耕機的機架6上,用皮帶8將本裝置的皮帶輪7與機架6的大帶輪9連接,同時使本裝置與土地接觸。然后啟動拖拉機,拖拉機向前運動時帶動旋耕機,從而帶動本裝置滾動,本裝置的皮帶輪7帶動機架6上的大帶輪9轉動,從而帶動其他部件運轉。
本裝置滾輪由多根金屬桿組成籠狀結構,有效減小了滾輪與土地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土壤對滾輪的附著力;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成160°-170°夾角設置,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當夾角小于160°時,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斜度過大,容易造成滾輪滾動過程中不穩定;當夾角大于170°時,金屬桿a1和金屬桿b2斜度過小,無法有效利用轉動時的離心力甩掉泥土。同時,本裝置的固定盤3和支承盤4加強了本裝置的結構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興平市鑫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興平市鑫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95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麥稈夾持工具
- 下一篇:FPC線補強板自動裝配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