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RPC殼及植生土填料的組合結構路緣石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9113.3 | 申請日: | 2014-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57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鳴;陳令坤;康愛紅;肖鵬;葉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孫鷗;唐超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rpc 生土 填料 組合 結構 路緣石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道路工程領域,特別涉及RPC殼及植生土填料的組合結構路緣石。
背景技術
路緣石是在道面邊緣兩側與其它構造帶分界的條石,隨著人們對行車安全與舒適度的追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道路兩側建設了景觀綠化帶,景觀綠化帶不僅有緩解駕車疲勞感、凈化空氣,而且還有行車導向等功能,在綠化道路中,路緣石是路面與綠化帶的分界線。
隨著汽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大量尾氣排放到空氣中,尾氣中的大量的固體懸浮顆粒、CO、CO2、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而大自然的自凈化能力有限,而尾氣中的大量成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卻未得到充分利用。
受道路結構及技術所限,下雨時,路面積水難以及時排走,這給行車安全帶來不利影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如何建設生態型道路,意義重大。
在本實用新型發明之前,傳統路緣石是由普通干硬混凝土振動成型的實體構造物,質量大、用料多、功能單一,只有分界路面與景觀綠化帶作用,沒有排水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路面水的排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RPC殼及植生土填料的組合結構路緣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RPC殼及植生土填料的組合結構路緣石,其主要技術特征在于殼體主面過弧形邊與弧形連接面平滑連接,在殼體內填充植生土填料,殼體為RPC材料制成。
所述殼體上分布多個連通孔。
所述殼體連接面一端為凸形圓弧面、另一端為凹形圓弧面。
所述植生土由二氧化鈦粉、沸石粉、稻殼灰、陶粒、淤泥、水玻璃、氯化鈣組成。
所述殼體為澆注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在于通過使用高強高韌性材料,使路緣石自重降低,有利于節約生產與運輸成本,方便施工。通過在路緣石表面設計連通孔,可以使路面積水及時排走,有利于交通安全。采用具有降解汽車尾氣、吸附和處理水中的污染物及有害離子的材料,與淤泥等混合,制成植生土填料,保護水環境的同時,截留的部分污染物和有害離子可以作為營養元素供給路邊景觀植物生長。路緣石之間采用弧形連接面、道路轉彎處采用弧形路緣石,即方便施工,又增加了路緣石的整體性,同時也減少了灰漿抹縫的勞動量。采用普通建筑材料、常規設備即可制備,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平板路緣石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弧形路緣石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路緣石截面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殼體1、弧形邊2、弧形連接面3、連通孔4、植生土填料5。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路是:
通過材料優選和構造設計,使路緣石不僅具備降解汽車尾氣、排水功能,且能將尾氣和水中的雜質、有害離子截留,供給綠化帶植物生長,可極大提高道路生態化水平。
下面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
殼體1主面上設置多個連通孔4,主面與弧形連接面3之間通過弧形邊2平滑連接,在殼體1內放置植生土填料5,殼體1是由RPC材料制成的。
本實用新型制備和應用過程說明:
殼體1由RPC材料制成,RPC材料為抗壓強度130~150MPa、抗折強度20~30MPa,弧形邊2、弧形連接面3、連通孔4是通過設計模具形狀得到的,在殼體1澆注振動成型時一體制得,且澆注時殼體1底部為澆注面,暫不封口,殼體1成型后靜置室溫養護1d后脫模,室溫濕養護28d或90℃蒸汽養護48h。然后,將植生土填料5混合均勻,由殼體1底部暫不封口的澆注面分層裝入,同時噴水霧和插搗密實,最后用RPC材料將殼體1底部密封好,待底部硬化后即可工程應用。
工程施工時先平整好地基,將本實用新型路緣石弧形連接面搭接緊密,在道路轉彎處采用弧形路緣石,路緣石裝配好后,用普通水泥砂漿將弧形連接面縫隙抹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91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