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8723.1 | 申請日: | 2014-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442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南光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85/12 | 分類號: | H01H8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2150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熔斷器 雙熔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熔斷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
背景技術
熔斷器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保護電器。在電路中主要起短路保護作用。主要由熔體和安裝熔體的絕緣管(絕緣座)組成。熔體的形狀分為絲狀和帶狀兩種,帶狀的熔體通常要在表面上開設若干通孔,這些通孔起到散熱及產生斷裂筋的作用。這些通孔的形狀基本為圓形或一些不規則的形狀,這些孔的間隙作為電路短路故障時的斷裂筋,需根據電壓電流等級經過精確計算,同時熔體的厚度也要嚴格控制,太厚或者太薄都會影響熔斷器的使用效果,太薄在未達到危險熔斷值就會被非正常熔斷,太厚自生產熱就會很大,也容易發生非正常熔斷,后者的情況在高壓高負荷的電路中尤為明顯,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包括上熔體和下熔體,所述上熔體和下熔體對稱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熔體和下熔體的正面朝向都向上,上熔體和下熔體都包括熔體主板、快速掛頭、卡槽、散熱孔、熔體凹槽和焊錫槽,所述熔體主板的前后的兩個側面上對稱分布有十二個卡槽,熔體主板的左右兩側的飛邊上都設有快速掛頭,所述熔體主板的面板的中間位置上設有焊錫槽,且焊錫槽通過分流槽與對稱分布在熔體主板兩側的六個熔體凹槽相接,焊錫槽內設有焊錫,所述熔體凹槽的兩側都對稱分布著三行兩排的散熱孔。
優選的,所述上熔體和下熔體都為帶左右兩側帶飛邊的凹槽結構。
優選的,所述上熔體和下熔體間形成的凹槽間的距離在0.5-1cm,且在0.6cm最佳。
優選的,所述焊錫槽為一個比熔體主板的厚度淺0.2cm的矩形凹槽。
優選的,所述快速掛頭可為凹槽、掛環或掛鉤等其它快拆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采用的雙熔體結構即能滿足正常的耐壓要求,又不會因為熔體太厚造成非正常熔斷的現象,,在電路短路時,焊錫槽槽中的焊錫最先溶解,然后流入熔體凹槽,能產生良好的冶金效果,熔體在熔體凹槽快速熔斷,大大提高了熔斷的靈敏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上熔體、2下熔體、11熔體主板、12快速掛頭、13卡槽、14散熱孔、15熔體凹槽和16焊錫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能熔斷器的雙熔體,包括上熔體1和下熔體2,所述上熔體1和下熔體2對稱焊接在一起,所述上熔體1和下熔體2都為帶左右兩側帶飛邊的凹槽結構,所述上熔體1和下熔體2的正面朝向都向上(圖2中的俯視面為正面),這樣的雙熔體結構即能滿足正常的耐壓要求,又不會因為熔體太厚造成非正常熔斷的現象,所述上熔體1和下熔體2間形成的凹槽間的距離在0.5-1cm,且在0.6cm最佳。
上熔體1和下熔體2都包括熔體主板11、快速掛頭12、卡槽13、散熱孔14、熔體凹槽15和焊錫槽16,所述熔體主板11的前后的兩個側面上對稱分布有12個卡槽13,卡槽13用于熔體固定在絕緣座上,熔體主板11的左右兩側的飛邊上都設有快速掛頭12,用于熔體和熔斷器的接線柱實現快速安裝,所述快速掛頭12可為凹槽、掛環或掛鉤等其它快拆裝置,所述熔體主板11的面板的中間位置上設有焊錫槽16,所述焊錫槽16為一個比熔體主板11的厚度淺0.2cm的矩形凹槽,且焊錫槽16通過分流槽與對稱分布在熔體主板11兩側的六個熔體凹槽15相接,焊錫槽16內設有焊錫,在電路短路時,焊錫槽16槽中的焊錫最先溶解,然后流入熔體凹槽15,能產生良好的冶金效果,熔體在熔體凹槽15快速熔斷,大大提高了熔斷的靈敏度,所述熔體凹槽15的兩側都對稱分布著三行兩排的散熱孔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南光電器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南光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87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