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濕式減壓蒸餾加工稠環芳烴油的減壓蒸餾塔雙重余熱回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5054.2 | 申請日: | 2014-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83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傅正美;伍曉珈;賈紅濤;戢鑫鵬;雷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保華石化新材料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7/06 | 分類號: | C10G7/06;F28D7/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壓蒸餾 加工 芳烴 雙重 余熱 回收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濕式減壓蒸餾工藝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濕式減壓蒸餾加工稠環芳烴油的減壓蒸餾塔雙重余熱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從油漿中提煉加工重芳烴油是石油深加工一項重要的技術,濕式減壓蒸餾方式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原料特性和加工成本等原因,一直都存在著能耗大,成本高和三廢問題等;濕式減壓蒸餾工藝中,塔頂餾分及塔底余料需要進入成品罐貯存,而原料入加熱爐前也需要熱能進行預熱,塔頂餾分及塔底余料帶出的熱能往往都浪費掉了,如何把塔頂餾分及塔底余料的熱能利用起來對進入加熱爐的原料進行預熱,減少能耗,降低成本。
一般情況下,濕式減壓蒸餾工藝中塔頂餾分及塔底余料熱能都沒有充分收集和利用而浪費掉了,通常只有塔頂熱能的收集,也是采用換熱器進行,設備投入成本高,維護費用高,熱能也沒有作為系統內直接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濕式減壓蒸餾加工稠環芳烴油的雙重余熱回收系統,從而提高熱能的利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一種濕式減壓蒸餾加工稠環芳烴油的減壓蒸餾塔雙重余熱回收系統,它包括蒸餾塔和成品儲油罐,所述蒸餾塔一端與成品儲油罐通過主管道連通,所述蒸餾塔另一端通過主管道與輕油儲存罐相連通,所述蒸餾塔兩側的主管道上分別安裝有余熱回收器,兩個余熱回收器通過進料管和出料管相互連通形成內循環管路,所述蒸餾塔與出料管之間連通有加熱爐,所述成品儲油罐與余熱回收器之間的主管道兩端分別連通循環管,所述循環管上設置有油泵,且循環管與主管道形成循環管路;所述進料管上連接有支管,所述支管自身形成循環支管,且循環支管上設置有油泵。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余熱回收器由兩個內層套管和外層套管組成,所述外層套管上分別開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進料口和出料口與內層套管垂直,所述內層套管將蒸餾塔、成品儲油罐和輕油儲存罐連通,所述余熱回收器出料口通過出料管與另一個余熱回收器的進料口相連,其進料口通過進料管與另一個余熱回收器的進料口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是依據傳統的濕式減壓蒸餾加工稠環芳烴油傳統工藝普遍只有塔頂余熱回收的基礎上,挖潛節能,在塔頂、塔底出料均設計成一種余熱回收并循環使用的裝置,解決了出料的余熱收集和循環利用問題,也為后期的產品貯存上提供了便利,是一種簡單且有效的節能減排方法,具有經濟效益。
2、本實用新型根據濕式減壓蒸餾加工工藝過程中存在從塔內分離高溫餾分,而進入加熱爐的原料是要預熱,分離出的餾分是直接進入產品罐貯存的,因此,建立熱能交換就可以減少能源浪費,套管式熱交換裝置經濟實用,簡單易行,節能效果明顯。由此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熱能回收和循環使用的系統,不需要增加設備設施,簡單、經濟且實用。
3、傳統的余熱回收只是在塔頂有余熱回收裝置,只適合大部分餾分走塔頂的切割工藝,而裝上兩個余熱回收裝置后可以勝任任何比例切割工藝,使得生產更加靈活多樣;
4、傳統的單余熱回收回收率大約在30%左右,而我們這種雙重余熱回收回收率可以達到70%,大大的減小了熱能損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余熱回收器系統圖;
圖中,1.蒸餾塔1、2.成品儲油罐、3.余熱回收器、3.1.內層套管、3.2.外層套管、3.21.進料口3.22.出料口、4.主管道、5.輕油儲存罐、6.進料管、7.出料管、8.加熱爐、9.循環管、10.油泵、11.支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
一種濕式減壓蒸餾加工稠環芳烴油的減壓蒸餾塔雙重余熱回收系統,它包括蒸餾塔1和成品儲油罐2,蒸餾塔1一端與成品儲油罐2通過主管道4連通,蒸餾塔1另一端通過主管道4與輕油儲存罐5相連通,蒸餾塔兩側的主管道4上分別安裝有余熱回收器3,
余熱回收器3由兩個內層套管3.1和外層套管3.2組成,外層套管3.2上分別開設有進料口3.21和出料口3.22,進料口3.21和出料口3.22與內層套管3.1垂直,內層套管3.1將蒸餾塔1、成品儲油罐2和輕油儲存罐連通,余熱回收器3出料口3.22通過出料管7與另一個余熱回收器3的進料口3.21相連,其進料口3.21通過進料管6與另一個余熱回收器3的進料口3.21相連。兩個余熱回收器3通過進料管6和出料管7相互連通形成內循環管路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保華石化新材料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保華石化新材料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50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