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調式恒流堵塞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3937.X | 申請日: | 2014-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31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傳軍;王懷遠;孫宇飛;吳玉花;侯卓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 | 分類號: | E21B33/12;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馬長嬌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式 堵塞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油生產中對注水井測試時所用的可調式恒流堵塞器。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注水井使用的堵塞器主要有普通堵塞器、測調聯動使用的可調式堵塞器及恒流堵塞器三種。普通堵塞器及可調式堵塞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受井況影響,配注水量會發生變化,需要測試隊調整注入量。目前現有的恒流堵塞器可維持配注水量,但需要改變配注量時無法實現水量調整,需要重新更換堵塞器,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測試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為節約勞動力,降低測試成本,實現智能注水,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式恒流堵塞器。該可調式恒流堵塞器可實現油田注水井恒流注水,避免通過反復投撈來改變水嘴大小以及測試調節,可節約勞動力,降低測試成本,提高注水合格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調式恒流堵塞器,包括打撈頭、殼體、調節套、密封盤根、外套,所述的殼體與調節套及外套依次連接,所述的打撈頭下部置于殼體內,且下端固定調節桿,所述調節桿的下部螺紋與調節套螺紋配合;而上述調節桿的下端面處設有彈簧導套,所述的彈簧導套內置有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下端卡裝在移動閥上端面止口內。
上述調節套的外壁上套裝密封盤根,且調節套壁上設有進水口;上述的外套上設有出水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結構的可調式恒流堵塞器結合了可調式堵塞器及恒流堵塞器的結構特征并將之融合為一體,可實現油田注水井恒流注水,避免通過反復投撈來改變水嘴大小以及測試調節,可節約勞動力,降低測試成本,提高注水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打撈頭,2-殼體,3-調節桿,4-調節套,5-壓縮彈簧,6-移動閥,7-密封盤根,8-外套,9-出水口,10-進水口,11-彈簧導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所示,該可調式恒流堵塞器,包括打撈頭1、殼體2、調節套4、密封盤根7、外套8,所述的殼體2與調節套4及外套8依次螺紋連接,其中,所述的打撈頭1下部置于殼體2內,打撈頭下端焊接固定調節桿3,所述調節桿3的下部螺紋與調節套4螺紋配合;而上述調節桿3的下端面處設有彈簧導套11,所述的彈簧導套11內置有壓縮彈簧5,所述壓縮彈簧5的下端卡裝在移動閥6上端面止口內。
上述調節套4的外壁上套裝密封盤根7,且調節套壁上設有進水口10;上述的外套8設有出水口9。
旋轉打撈頭1,打撈頭1帶動調節桿3旋轉,調節桿3前部螺紋與調節套4螺紋配合,根據旋轉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動,在壓縮彈簧5的作用下,推動移動閥6移動,從而改變進水口的大小。當來水壓力增大時,水壓推動移動閥6移動,移動閥6下部的小直徑段使外套8上的出水口9的剪切口變小,實現流量恒定。當水壓變小時,移動閥6在壓縮彈簧5的作用下反方向移動,使外套8上的出水口剪切口變大,實現流量恒定;調節套上的密封盤根7可使出水口兩端密封。
實際使用時,根據地層配注需要,在地面將可調式恒流堵塞器的流量調節到預定值,然后通過投撈工具將堵塞器投入到連通式偏心配水器的堵塞器偏孔中,可調式恒流堵塞器外部的密封盤根實現密封,控制水流從可調式恒流堵塞器的調節套套進水口進入,從出水口注入到地層中。利用壓縮彈簧的彈力來平衡壓差,從而實現在壓力改變時,出水口的流量恒定,這樣就可維持注入量與配注方案相一致。當配注方案變化需要調整注入水量時,不需要將可調式恒流堵塞器撈出,可通過測調聯動測試調節儀器下入目的層段,與可調式恒流堵塞器的打撈頭對接,通過測試電纜對調節儀器傳輸信號,旋轉打撈頭,從而改變配注量的大小;需要回收可調式恒流堵塞器時,可通過堵塞器投撈工具帶打撈卡瓦,下入目的層段與該可調式恒流堵塞器的打撈頭進行對接,上提投撈工具,打撈卡瓦帶動可調式恒流堵塞器的打撈頭上行,將可調式恒流堵塞器撈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39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LED投影的可見光通信裝置
- 下一篇:用于在無線通信系統中處理反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