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滑鞋底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2958.X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152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修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隆盛輕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13/26 | 分類號: | A43B13/2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李曉亮 |
| 地址: | 3621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滑 鞋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登山鞋的防滑鞋底。
背景技術
對登山鞋的鞋底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幾點,一是耐磨,二是抓地力好,三是摩擦系數高,四是鞋底材質硬度高,鞋底的耐磨和硬度跟使用的材質關系比較大,而抓地力好和摩擦系數高最主要是取決于鞋底上設置的與地面接觸的結構,因此鞋底上設置的結構是人們判定鞋底防滑效果好壞的體現和選購的依據。
現有的登山鞋防滑鞋底的結構,包括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鞋大底和粘合在鞋大底上供與鞋面粘合的鞋中底,所述鞋大底的底面上形成有增加摩擦力的紋路結構和增設有金屬材料制成的防滑裝置,所述防滑裝置通常設置在對應腳跟和/或腳掌處的位置上。
鞋大底的底面由于對應腳跟和/或腳掌處的位置上用于設置防滑裝置,所以紋路結構只能設置在防滑裝置的周圍,即鞋大底底面靠邊沿的一圈,而正常行走時受力摩擦較大的點是在對應腳跟腳掌的位置,這樣紋路結構起的作用就會變小,另外,現有的鞋大底紋路結構的設計不能夠全方位的防滑,以適應在戶外不同的路況,且現有的鞋大底主要適合在路面狀況很差的環境穿著,而在路面狀況較好的環境下穿著會容易造成足部損傷,因此紋路結構還可作出改進,實現更好的防滑效果以及適于多種不同的路面環境穿著。
如圖5所示,現有的防滑裝置的結構包括一固定板1'和一半圓形板2',所述半圓形板2'直線型的一端通過可轉動的方式連接在固定板1'上,所述半圓形板2'的弧形邊緣向一側垂直延伸形成防滑齒21',所述固定板1'的四個角通過固定釘3'釘在鞋大底底面上,使用時將半圓形板2'有防滑齒的一面翻轉背向固定板1',不使用時翻轉面相固定板1';半圓形板2'翻轉后的固定方式有幾種,如有的是通過固定板1'與半圓形板2'之間連接處的翻轉緊密度來固定,還有是通過在半圓形板2'上開設一通孔,然后通過在鞋大底底面上設有一與該通孔相匹配的凸塊相互扣合住;安裝時,先將這種結構的防滑裝置放置在鞋大底的底面上,在固定板1'的四個角釘上固定釘3',并將固定釘3'釘穿過鞋大底的另一面,然后將穿過鞋大底另一面的固定釘3'的一端通過工具鉚合在鞋大底的另一面上,最后,將鞋中底粘合在鞋大底上,安裝完成。現有的這種防滑裝置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缺點:1、防滑裝置的這種固定方式極容易松動,甚至脫落,且由于它的結構安裝方式,在松動后沒法進行加固維修,而脫落掉,更是不可能更換,這點是使用者反應最多最苦惱的問題,也是技術研發人員主要解決的問題之一;?2、防滑裝置的安裝位置須是主要的受力點,防滑效果才最有效,但是現有的這種防滑裝置面積大,在不需要防滑時防滑裝置的受力大與地面摩擦嚴重,很容易被磨損、踩壞;3、現有的這種防滑裝置的半圓形板2'的固定方式在使用一段時間磨損就會變松起不到固定作用,防滑裝置不能牢固的貼合于鞋底上不但容易損壞、影響行走,還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如在行走時,由于防滑裝置的半圓形板2'不能牢固的貼合于鞋底上,行走時會向下擺動,勾住地面上東西,導致摔倒;4、在戶外行走經常會碰到水或其他什么腐蝕物,而現有采用的固定釘又細又小,及其容易就會生銹腐蝕,加快防滑裝置的松動或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效果更好,適用性更好的防滑鞋底,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滑鞋底,包括鞋大底和粘合在鞋大底上的鞋中底,所述鞋大底的底面上形成有防滑紋路及設置有防滑裝置,所述鞋大底上對應腳掌部和/或對應腳跟部開設有“U”型開口,“U”型開口的部分形成“U”型舌體;所述防滑裝置包括片狀扣體和“U”型桿,所述“U”型桿的兩端連接在片狀扣體的兩端,所述片狀扣體相對“U”型桿能夠自由翻轉,所述片狀扣體的邊沿向一側面垂直延伸形成防滑齒,所述“U”型桿的中間段為直線型的供于套掛在鞋大底的“U”?型舌體上作為轉軸桿;所述“U”型舌體的跟部設有供“U”型桿的轉軸桿嵌入的轉軸槽,所述鞋大底上設有用于將片狀扣體牢固貼合在鞋大底底面上的固定結構;
所述防滑紋路包括設置在腳掌部防滑裝置周圍的掌部防滑齒和設置在腳跟部防滑裝置周圍的跟部防滑齒,所述掌部防滑齒為鋸齒狀齒尖朝向腳跟部延伸,所述跟部防滑齒為鋸齒狀齒尖朝向腳掌部延伸,所述對應腳掌的前端的掌部防滑齒的齒深度和齒間距小于腳掌部防滑裝置兩側的掌部防滑齒的齒深度和齒間距,所述對應腳跟的后端的跟部防滑齒的齒深度和齒間距小于腳跟部防滑裝置兩側的跟部防滑齒的齒深度和齒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隆盛輕工有限公司,未經福建隆盛輕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29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