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筋翻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2609.8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25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友彬;王延欣;孫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1/00 | 分類號: | B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劉文英 |
| 地址: | 261108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筋翻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筋翻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壓筋和翻邊工藝一般都是以機械的方式、通過模具來實現的,壓筋和翻邊工序通過兩套設備分別完成。如圖1所示,壓筋裝置包括凹模1和凸模2,其工作原理為:工件壓筋時,先將工件3套在凸模2上,通過凹模1和凸模2的嚙合和旋轉,帶動工件3旋轉,并在需要部位實現壓筋。如圖2所示,翻邊裝置包括定位模4和翻邊模6,其工作原理為:工件翻邊時,先將工件3套在定位模4上,定位模4旋轉帶動工件3轉動,將翻邊模6移動到指定位置,從而將工件3一端折起,實現翻邊。壓筋和翻邊需由兩人操作兩臺設備完成,這導致設備占地面積大、勞動效率低,并且產品壓筋和翻邊后尺寸的一致性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同時對工件進行壓筋和翻邊的壓筋翻邊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安裝有上下對應設置的上軸和下軸,所述機體上安裝有驅動上軸和下軸同時并反向旋轉的電機,所述上軸的外端部固裝有壓模,所述下軸的外端部固裝有與壓模配合的定模,所述壓模和定模的外表面對應設有用于對工件壓筋的凸筋和與凸筋配合的環槽,所述壓模和定模的外端部對應固接有用于對工件翻邊的模組,所述機體上安裝有用于對壓模或定模施加外力使壓模和定模共同對工件施壓從而對工件壓筋翻邊的壓力裝置。
所述壓力裝置包括安裝在機體上部的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桿上安裝有壓板;所述上軸的外端套裝有壓塊,所述壓板在油缸的驅動下對壓塊施加壓力進而使壓模與定模共同對工件施壓;所述上軸的內端部套裝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內端部對應設有兩個連接耳,所述兩個連接耳分別通過鉸軸與機體鉸接。
所述下軸的外端套裝有與壓塊上下對應設置的固定塊,所述壓塊與固定塊之間連接有復位壓簧,所述固定塊與機體固接。
所述壓模的外表面設有環槽,所述定模的外表面設有凸筋;所述模組包括固接在壓模外端部的與壓模同軸線設置的錐臺和固接在定模外端部的與定模同軸線設置的錐臺,壓模錐臺的外徑由與壓模連接處向外端逐漸減小;定模錐臺的外徑由與定模連接處向外端逐漸增大;所述壓模的錐臺與定模的錐臺外表面可相貼合。
所述壓塊和固定塊呈長方體狀,所述壓塊沿其軸向在其中心設有用于套裝上軸的貫通孔,所述壓塊上開設有用于所述固定塊沿其軸向在其中心設有用于套裝下軸的貫通孔。
采用上述結構后,啟動電機,下軸帶動上軸旋轉,首先將工件套在定模上,然后驅動油缸,壓板對壓塊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壓塊下移,壓塊帶動上軸左端以鉸軸為圓心向下動作,當壓模將工件壓緊在定模上后,工件隨同定模進行旋轉,在壓模和定模的共同作用下,工件在旋轉的同時,逐漸完成翻邊和壓筋工序,工序完成后,油缸上移,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定模與工件脫離,將工件取下。本實用新型通過模具間的結構、配合及相互運動完成作業,實現了翻邊、壓筋兩道工序的組合,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保證了工件兩工序的尺寸精度,提升了產品質量。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壓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翻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定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和圖4所示,壓筋翻邊裝置包括機體7,機體7內安裝有上下對應設置的上軸9和下軸10,機體7上安裝有驅動上軸9和下軸10同時并反向旋轉的電機8,上軸9、下軸10、電機8之間通過齒輪11傳動,齒輪傳動可保證動力傳遞的平穩性和精確度。上軸9和下軸10的右端分別伸出機體7,上軸9的外端部即伸出端固裝有壓模19,下軸10的外端部即伸出端固裝有與壓模19配合的定模21,壓模19和定模21的外表面對應設有用于對工件壓筋的凸筋22和與凸筋22配合的環槽20,壓模19和定模21的外端部對應固接有用于對工件翻邊的模組,機體7上安裝有用于對壓模19或定模21施加外力使壓模19和定模21共同對工件施壓從而對工件壓筋翻邊的壓力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26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