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自流式流體超聲測量的結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2416.2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9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健;崔祜林;李云龍;寧陽;王世新;李勇;劉禹錫;張文政;楊九水;閆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1/16 | 分類號: | G01D11/1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18002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自流 流體 超聲 測量 結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體承載結構,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應用于自流式流體超聲測量的結構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現場自動化水平的逐漸提高,檢測工業流體的在線物理量儀表,也大量的出現在各種工業現場中。工業流體的輸送動力大多采用管道上安裝泵的形式,俗稱為壓力管道。只有少部分管道采用以工業流體自身重量為動力,讓工業流體在管道中自己流動。這就導致大部分在線物理量檢測設備只針對壓力管道的條件進行設計,很少能兼顧到自流管道。
工業流體在管道的運輸過程中,壓力管道中的流體充滿整個管段,含有很少量的均勻氣泡。而工業流體在自流過程中,管道設計工作中的充填率為管段橫截面積的40%~60%,管道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其內部充填率還會小于設計數據。這就導致工業流體是不能充填滿管道內部的,而且在流動過程中,流體是不斷翻滾前進的,這使得流體中攜帶大量不規則、不均勻的氣泡。鑒于自流管道不滿管、氣泡含量非常大的情況,使自流的工業流體很難進行在線物理量的測量,這就導致一些自流管道上,還不能實現較高的自動化控制。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自流管道上,工業流體在線物理量測量的缺陷,本發明專利提供一種在自流管道可以進行在線物理量測量的結構。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措施是:一種應用于自流式流體超聲測量的結構裝置,在管道主體(1)內安裝上用于減弱流體翻滾的擋板(2),在管道主體(1)的入料口,裝一對流體緩沖板(3),在流體緩沖板(3)的后方連接具有固定間距的夾槽(4),在具有固定間距的夾槽(4)后方,提供一對可供安裝傳感器的固定孔(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解決自流管道中,工業流體不滿管導致不能進行測量的問題。
2、使自流管道中的工業流體在測量區域氣泡含量減少,提高測量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視圖
圖2為圖1的半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K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結構。
一種應用于自流式流體超聲測量的結構裝置,在管道主體(1)內安裝上用于減弱流體翻滾的擋板(2),在管道主體(1)的入料口,裝一對流體緩沖板(3),在流體緩沖板(3)的后方連接具有固定間距的夾槽(4),在具有固定間距的夾槽(4)后方,提供一對可供安裝傳感器的固定孔(5)。
根據自流管道設計的充填率為管段橫截面積的40%~60%,擋板(2)需要安裝在管道主體(1)的水平直徑位置,使空間A的橫截面積為管道橫截面積的一半,即?,為保證流體的流動的穩定性,兩緩沖板(3)之間的夾角在80°~90°之間,固定間距夾槽(4)的長度,應大于300mm,以確保流體有足夠的氣泡析出、上浮時間,夾槽(4)的寬度,需要根據管道內的實際充填率來確定,控制空間B的面積,使,當與接近時,即,則,傳感器安裝固定孔(5)需要安裝在夾槽(4)出料口端靠近管壁的位置。
當自流管道中的流體在流動過程中,到達管道主體(1)的入料口時,由于管道擋板(2)下的空間區域,經緩沖板(3)過渡后迅速變小,使得空間B迅速充滿流體介質,剩余的流體介質就會經過空間A繼續流動。由于擋板(2)的存在,流體介質在固定夾槽(4)中流動時就會趨于平穩,流體介質中所含的氣泡會析出、上浮,在流過傳感器安裝固定孔(5)時,流體介質就能滿足正常的測量條件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24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調節功能的葉輪盒
- 下一篇:氣浮型回轉定位測量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