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溫室大棚保溫墻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50099.0 | 申請日: | 2014-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699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熊秋;丘林燕;田亞坡;房丹;李煒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梅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E04B2/00;E04B1/7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李志強 |
| 地址: | 514072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溫室 大棚 保溫 墻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外墻保溫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溫室大棚保溫墻體。
背景技術
溫室大棚分為塑料大棚和加溫大棚,主要優點在于其可在不加溫或者少加溫的條件下進行蔬菜和花卉的越冬生產,因此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溫室白天接受陽光積累熱量提高室溫,但到夜間許多熱量流失使室溫下降,如果沒有外部能量的輸入,溫室內的熱量會很快散失。
目前,溫室大棚恒溫系統采用后墻火道加溫方法,墻體由粘土磚砌成,厚度大約640mm,且保溫效果不佳。由于整個大棚是固定式結構,不可拆卸且裝配費事,粘土磚占地面積大,耗費有限的土地資源減少種植面積;且粘土磚的制作過程需經過燒制,屬于高耗能高污染作業,已經不適應目前的節能環保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溫室大棚保溫墻體,其在保證一定保溫效果的同時,可將白天儲存的熱能在夜間釋放到溫室中,對溫室大棚起到集熱蓄能保溫的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溫室大棚保溫墻體,包括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內保溫砂漿層以及外保溫砂漿層,所述內保溫砂漿層和外保溫砂漿層分別設置于所述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的內外兩側,所述內保溫砂漿層內設有延時保溫管,所述延時保溫管設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分別通過一個彎頭露出內保溫砂漿層的外表面,所述延時保溫管在所述內保溫砂漿層布設的平面面積至少為內保溫砂漿層平面面積的1/4。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改進之一,所述延時保溫管呈蛇形盤管狀布設于所述內保溫砂漿層內,延時保溫管的入口和出口的布設位置以內保溫砂漿層的中心軸為中心軸呈軸對稱設置。使用時,當相鄰的保溫墻體拼接時,可以有效保證延時保溫管內流體或熱量的輸入和輸出的連續性,使用效果更好。
改進之二,所述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上設有相互對稱的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上設有凸起,第二側邊上設有與所述凸起配合拼接的凹槽。凸起和凹槽的設置,便于多個保溫墻體的拼接。
除了上述的拼接結構的設計,作為對上述方案的改進,改進之三,所述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上設有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所述第一側邊和第二側邊均呈波浪形,所述第二側邊與所述第一側邊配合拼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邊上設有連接柱,所述第二側邊上設有與所述連接柱配合插接的連接槽,以進一步固定連接保溫墻體。
改進之四,所述內保溫砂漿層和外保溫砂漿層外還分別設有內加強網層和外加強網層,以提高保溫墻體的強度及穩定性,更大限度地減輕外力對保溫墻體的損害的程度。
可選地,所述內加強網層和外加強網層為玻璃纖維布層或熱鍍鋅鋼絲網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溫室大棚保溫墻體在保證一定保溫效果的同時,可將白天儲存的熱能在夜間釋放到溫室中,對溫室大棚起到集熱蓄能保溫的作用;除此之外,延時保溫管的入口和出口還可以分別連接蓄熱箱等裝置以形成熱循環系統,能夠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對溫室大棚的內部環境進行科學調控,在溫室大棚內部形成不同于周圍環境的溫度條件,以其適應在溫室大棚中作物的生長需要和操作需要。
本實用新型溫室大棚保溫墻體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便于使用者自行制造,以降低生產使用及管理成本。另外,由于其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可使用各種無機膠凝材料進行發泡,如硅質水泥、鎂質水泥等,均可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為填充材料,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溫室大棚保溫墻體的截面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內保溫砂漿層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二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的又一截面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三發泡水泥保溫板材主體的截面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四溫室大棚保溫墻體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術語“上”、“下”、“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的用語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梅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未經廣東省梅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00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溫室框架支撐柱頭裝置
- 下一篇:景觀花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