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下室后施工構造底板與外墻防水處理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49990.2 | 申請日: | 2014-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774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毅;呂良軍;覃森;潘偉華;韋寶娟;黃瑞誼;黎文東;韋元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冶金建設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黃永校 |
| 地址: | 545002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室 施工 構造 底板 外墻 防水 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防水構造,具體是一種地下室后施工構造底板與外墻防水處理構造。
背景技術
地下室的底板與外墻體防水處理施工一直是建筑施工比較受到關注的問題,《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在第5.1.3條,以及《建筑施工手冊》,在13-1-3-10施工縫,在19-5-9-1,第6點第(2)條,均明確要求: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設在高出底板表面應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垂直施工縫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并宜與變形縫相結合。對于上述要求,具體實際情況有時難以達到,例如:某工程,建筑面積11萬多平方米,含28層至18層的塔樓共5棟,大型地下室1層1.5萬多平方米,5棟塔樓均為筏板基礎,裙樓為分散式獨立柱基,塔樓和裙樓埋深從-10.5米至-5米不等,筏板和獨立柱基上填土,再往上為構造底板,與各剪力墻或柱連成一體。施工時,填土按規范須分層填土夯實且每層厚30cm至50cm須夯實,但對于大面積填土用大型機械壓實難以做到,存在填土最深達5米多在短期內難以密實的問題,施工時若施工縫按規范留設,會在地下室底板下形成空洞,過一定時間(半年至1年時間左右)后會出現不均勻沉降和底板開裂和滲水等現象的質量問題。這時,通常將構造底板后澆施工,在墻柱與板連接位置設施工縫并預留鋼筋或后植筋,而對防水僅在連接施工縫位置混凝土內留槽或鑿槽用遇水膨脹止水條進行處理,這種做法均在墻柱與板接口形成垂直的一條線施工縫,均有防水隱患,施工縫接口一般均潮濕和滲水。這就是工程界的所謂“十縫九漏”現象,可見,地下室的底板防水,是建筑工程急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地下室底板為構造底板,采用底板后施工方式,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防水節點的處理構造,能使流水滲入線路彎曲足夠長,使卷材防水避免點和線接口,采取面接口,從而保證防水質量,徹底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下室后施工構造底板與外墻防水處理構造,在剪力墻或柱至構造底板之間設有第一道施工縫,第一道施工縫上設有混凝土牛腿,混凝土牛腿預留有凹槽和插筋,上部剪力墻或柱與凹槽對接,構造底板鋼筋混凝土與混凝土牛腿連接,在第2道施工縫處設有第二道SBS防水卷材,在剪力墻或柱外設有SBS防水卷材及保護層,構造底板墊層上的SBS防水卷材與牛腿搭接。
所述第一道施工縫是在剪力墻或柱至構造底板下550mm設置。
所述第二道SBS防水卷材上下寬200mm。
所述構造底板墊層上的SBS防水卷材與牛腿搭接長度為150-200mm。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優點在于:防水構造使流水滲入線路彎曲足夠長,使卷材防水避免點和線接口,卷材防水采取面接口,使防水質量得到保證;節能環保,所需材料與普通澆搗剪力墻或柱和底板相同,可以重復周轉使用,這體現了節能環保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下室后施工構造底板與外墻防水處理構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施工縫1、混凝土牛腿2、凹槽3、插筋4、第2道施工縫5、剪力墻外墻或柱上部結構部分6、第2道施工縫處的第二道SBS防水卷材7,外墻剪力墻SBS防水卷材8、墊層9、構造底板SBS防水卷材及保護層10、構造底板鋼筋混凝土11。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下室后施工構造底板與外墻防水處理構造,包括在剪力墻或柱至構造底板之間設有第一道施工縫1,第一道施工縫1上設有混凝土牛腿2,混凝土牛腿2預留有凹槽3和插筋4,上部剪力墻或柱6與凹槽3對接,構造底板鋼筋混凝土11與混凝土牛腿2連接,在第2道施工縫處設有第二道SBS防水卷材7,在剪力墻或柱外設有SBS防水卷材8,構造底板墊層上的SBS防水卷材與牛腿搭接長度150-200mm。
所述第一道施工縫1是在剪力墻或柱至構造底板下550mm設置。
所述第二道SBS防水卷材上下寬200mm。
一種地下室后施工構造底板與外墻防水處理構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正常澆搗剪力墻或柱至構造底板下550mm;
2、內外回填土填至已澆剪力墻或柱下400mm并夯實;
3、按設計尺寸正常澆搗施工混凝土牛腿及預留凹槽和連接插筋;
4、施工剪力墻外墻或柱上部結構部分,并先在第2道施工縫處增一道SBS防水卷材,完成外墻SBS防水卷材,完成外墻防水保護層后回填外墻填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冶金建設公司;,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冶金建設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499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抗壓免修無噪音公路井結構
- 下一篇:超高土石壩防滲墻滲透檢測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