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空警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49914.1 | 申請日: | 2014-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825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蓓蓓;周永春;楊生;陳顯真;王玉生;劉曉雅;李艷艷;周平;盧贊;鄧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民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陜西諾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61081部隊;星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5/00 | 分類號: | G08B2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鄭永泉 |
| 地址: | 510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空 警報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空警報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北斗衛星通信技術的防空警報系統。
背景技術
人民防空警報系統是專為人民防空警報所設置的系統,一般是有線和無線雙重控制系統。
人防報警工程地點隱蔽,分布范圍大,部分設在通信基站少的城市郊區,造成建設基站或鋪設線纜成本高,對重點區域防護目標和遠距離區域的監控上存在問題,盲區多,維護工作量大;目前防空警報設備無線通信通常采用超短波方式,該通信方式受距離和視距限制,通信距離短,易受電磁干擾,會出現通信誤碼,警報準確性差。如果要將警報執行情況回傳給指揮中心,還需要另外建立一套包括通信基站在內的通信設備來進行警報的回傳事務。指揮中心等機構的不同的計算機終端設備的時間可能是不一致的,重要的是,在進行報警時,時間精確是一個重要的報警質量指標,但是利用現有的系統設備,無法達到一個時間精確校準的效果。
上述現有技術中的防空警報系統,建設成本高,盲區多,且容易出現通信不同步及誤碼,導致終端的報警有時間誤差或失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防空警報系統,使用了北斗衛星、授時機,含有北斗信號收發器的防空警報控制裝置,能解決警報系統的建設成本高、盲區多,通信和警報執行時間發生時間誤差和通信發生誤碼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防空警報系統,包含計算機,統控指揮機,還包括
北斗衛星,防空警報控制裝置,授時機;
計算機與統控指揮機相連,統控指揮機與北斗衛星無線連接,北斗衛星與防空警報控制裝置無線連接,計算機與授時機相連。
進一步,授時機配置接收北斗衛星的時間數據的天線,為內置式或外置式。
進一步,防空警報控制裝置包含有面板,殼體,功放,顯示屏,揚聲器,北斗信號收發器,北斗天線,第一控制卡,超短波信號接收器,有線信號接收器,第二控制卡,手動控制鍵組,警報控制器;
?北斗信號收發器、第一控制卡、功放、超短波信號接收器,有線信號接收器和第二控制卡位于殼體腔內,顯示屏和手動控制鍵組位于面板與殼體閉合形成的箱體的外表面;
北斗天線與北斗信號收發器相連,北斗信號收發器與第一控制卡相連,第一控制卡與警報控制器相連;
超短波信號接收器與第二控制卡相連,有線信號接收器與第二控制卡相連,第二控制卡與第一控制卡相連;
警報控制器與揚聲器相連;
手動控制鍵組與警報控制器相連。
進一步,手動控制鍵組設置有電源開關觸鍵、報警啟停觸鍵、報警種類觸鍵、音量調節觸鍵。
進一步,報警種類觸鍵包含預先鍵、空襲鍵、災警鍵、解除鍵。
進一步,手動控制鍵組位于面板的外表面。
進一步,顯示屏包含電壓顯示位、電流顯示位和時間顯示位。
進一步,北斗天線為內置式或外置式。
進一步,揚聲器位于殼體外部。
進一步,警報控制器位于殼體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指揮中心利用北斗衛星發放北斗指令,防空警報控制裝置接收北斗指令,警報控制器的狀態還能反饋回指揮中心,如果未成功報警,還可進行補救。由于信號來源是北斗衛星,且北斗指令一般是以短報文形式發送接收,因此,能降低人防警報成本,覆蓋無盲區,提高報警的準確可靠性以及信息的安全性。重要的是,由于使用與接收北斗衛星時間的授時機,指揮中心的計算機可以實時或預定精確的北斗衛星時間進行北斗控制指令的發送。以使防空警報控制裝置執行報警行為的時刻精準,減少時間誤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空警報系統,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民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陜西諾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61081部隊;星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民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陜西諾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61081部隊;星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499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質災害智能化多通道遙測系統
- 下一篇:M-BUS從機通信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