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山體垂直高邊坡預應力錨索支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43997.3 | 申請日: | 2014-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009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雪文;李尊強;黃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體 垂直 高邊坡 預應力 支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山體邊坡工程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工程,一旦發生坍塌事故將造成極其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對周邊建筑及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并時常會造成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因此一旦出現危險或監測數據達到報警情況,必須快速、有效地完成深基坑的搶險加固施工。
現在山體邊坡常用的支護結構型式有:1、重力式擋墻;2、扶壁式擋墻;3、懸臂式支護;4、板肋式或格構式錨桿擋墻支護;5、排樁式錨桿擋墻支護;6、錨噴支護;7、坡率法。以上幾種方式主要從山體支護面進行支護或進行了山體巖土層深處加固,但未施加主動應力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控制巖土體變形,調整巖土體應力狀態,提高巖土體的穩定性深基坑壓力的分散型預應力錨索加固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山體垂直高邊坡預應力錨索支護裝置,包括通過機械垂直打樁打到巖體內的鋼管樁,鋼管樁內高壓注入水泥漿,形成了沿山體開挖線以一定的間距分布的一組微型鋼管樁,鋼管樁打入巖體的長度大于巖體的開挖深度,鋼管樁設置成雙排,內側鋼管樁與外側鋼管樁交錯排列,鋼管樁之間設置預應力錨索,邊坡的滑動面上設置鋼腰梁,所述預應力錨索外端固定在鋼腰梁上,另一端通過錨具固定在巖體內,所述鋼腰梁包括橫向延伸的兩根相對設置的槽鋼,預應力錨索的外端穿過槽鋼,槽鋼上設置鋼肋板,預應力錨索的鋼絞線的外端與鋼腰梁相固定的位置設置錨靴。
在進行山體開挖前進行鋼管樁超前支護并增加了支護面層的剛度,減少了支護體系的變形。穿過邊坡滑動面的預應力錨索,外端固定于腰梁上,另一端通過錨具錨固在穩定整體巖體土石混合體中;錨索的預應力使不穩定巖體處于的三向應力狀態,巖體強度和變形比在單軸壓力及低圍壓條件下好的多,主動控制巖土體變形,顯著提高了巖體的整體性,直接改變了滑動面上的應力狀態和滑動穩定條件。
微型鋼管樁預應力錨索支護是指在山體開挖前,在開挖線的外側垂直打入微型鋼管樁,在鋼管樁內高壓注入水泥漿,形成了沿山體開挖線以一定的間距分布的一組微型鋼管樁,并在山體開挖過程中,參照預應力錨索的施工方法,分層開挖及分步設置預應力錨索、腰梁與混凝土面層,與微型鋼管樁聯成一個受力整體的支護體系。
進一步的,所述鋼管樁打入巖體的長度大于巖體的開挖深度,鋼管樁設置成雙排,內側鋼管樁與外側鋼管樁交錯排列。
進一步的,所述槽鋼與深基坑邊坡滑動面上設置鋼墊板,錨靴與槽鋼接觸處設置鋼墊板,預應力錨索的鋼絞線的與錨靴接觸處設置鋼墊板。
在施工過程中因采用微型鋼管樁作為超前支護樁,施工方便,可分層進行開挖、錨索施工。微型鋼管樁預應力錨索支護技術由于其施工工法和作用機理的優越,彌補了傳統山體支護的缺點,對山體開挖的適用范圍更寬,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經濟方面:本技術施工簡單,進度快,極大地縮短了施工時間,采用此種支護方法比預期工期提前完成,得到工期獎勵。相比較傳統的排樁式支護形式來說,微型鋼管樁造價低,節約了施工成本。排樁式支護形式(以旋噴排列裝錨桿支護體系為例)造價:1606元∕m2,本技術支護造價:1146.6元∕m2,每平方米綜合單價差額:1606-1146.6=459.4元∕m2。
2、社會方面:經過建設、設計、監測、監理、施工單位共同驗收,一致認為該支護體系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支護效果優良;本技術的實施得到了相關單位的肯定以及好評。
3、環保方面:本技術所采用的施工機具振動小,噪音低,極大地減少了擾民情況;在鉆孔施工過程中采用了注水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揚塵污染;所形成的垂直支護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山體植被的原始形態。
4、節能方面:本技術采用垂直開挖支護系統,在保證所需空間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山體的開挖量以及支護的工程量。
5、安全方面:本技術起到了提前支護的效果,有效地保證了開挖過程的安全施工,同時能夠進行深層加固,主動控制巖土體變形。
6、質量方面:本技術通過對微型鋼管樁、預應力錨索的細節控制,有效地解決了導致山體發生較大位移或滑坡等重大安全隱患的質量問題,極大地增強了山體支護效果。
7、技術方面:本技術克服了山體陡峭,工作面小,大型施工機械周轉不便的困難,將微型鋼管樁與預應力錨索有力的結合起來,既對施工條件要求較低,又做到了優良的支護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439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低水頭可重復利用河道圍堰
- 下一篇:一種管槽支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