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輔助患者術后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430429.X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41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金宗蘭;丁萍;楊巧蘭;何文勝;李倫蘭;劉玲;徐巖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04 | 分類號: | A61H3/04;A61H3/02;A61M5/14;A61G5/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22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患者 術后 下床 活動 多功能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用輔助用具,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輔助患者術后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
背景技術
目前關于快速康復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的理念正在臨床上進行探討與實踐:FTS是通過在圍術期采取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一系列優(yōu)化護理措施,減少或降低手術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創(chuàng)傷應激,以達到促進快速康復的目的。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術后早期下床活動,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具體是在指術后24小時內下床活動能夠達到最佳效果。但是,臨床工作的經(jīng)驗是:多數(shù)患者對于早期下床活動健康教育的依從性較差,主要原因是在這個時間內下床活動受到很多因素制約,包括:麻醉、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暫禁食體力未完全恢復,需要家人及護士的幫助,同時又擔心輸液時下床活動會發(fā)生輸液故障,需要拔針重新穿刺,患者下床活動既缺乏安全感又怕給他人帶來麻煩,這些問題的存在都直接影響了“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具體實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輔助患者術后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在開放液體通路的情況下,使手術患者利用多功能架可以在不需要他人的幫助的情況下輕松自如地下床活動,提高輸液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增強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保障“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實施。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輔助患者術后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的結構特點是:以輸液架為支撐體,所述輸液架采用帶有腳輪的底座,在底座上固定設置豎向支架,在所述豎向支架的頂端設置多頭掛鉤;在所述豎向支架的中部設置環(huán)形把手;處在環(huán)形把手的下方設置有掛桿;配套設置可折疊的拐杖凳,并且呈折疊狀態(tài)的拐杖凳可以掛設在掛桿。
本實用新型輔助患者術后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的結構特點也在于:
所述環(huán)形把手在豎向支架的不同高度位置上間隔設置有多道。
所述環(huán)形把手在豎向支架上高度可調。
設置所述環(huán)形把手呈方向盤的形式,以其外圈圓環(huán)為把手,中心位置處為一固定套,固定套與外圈圓環(huán)之間由桿件固定連接,以所述固定套套裝在豎向支架上,并以緊固螺栓進行固定。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xiàn)在:
1、本實用新型以輸液架為支撐體,首先保證了輸液功能;
2、本實用新型在豎向支架上設置環(huán)形把手,使得輸液架同時也具備了拐杖的功能;環(huán)形把手特別適于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行動不便的患者,在輸液架的任何一側都能方便地把握住把手。
3、本實用新型配套設置拐杖凳,不僅隨時可作為座椅使用,另一重要功能是在于患者在兩側分把握輸液架上的環(huán)形圈和拐杖凳,形成“雙拐”,對于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患者而言,雙拐是其安全活動的前提保障。
4、本實用新型中環(huán)形把手可以根據(jù)患者的使用情況調整高度,具有很好的適應性。
5、本實用新型將環(huán)形把手設置為不同高度的多道,患者在活動中不論是站立,還是坐姿,都能有對應高度上的環(huán)形把手準確把握,很是可靠。
6、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體現(xiàn)在:輸液功能、雙拐功能、座椅功能,以及環(huán)形把手相適應的高度,多種功能的實現(xiàn)為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時,其在多種功能上的綜合效果極大地增強了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術后早期下床活動能夠更加廣泛而有效的實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作為雙拐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環(huán)形把手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腳輪,2底座,3豎向支架,4掛鉤,5環(huán)形把手,5a外圈圓環(huán),5b固定套,5c桿件,6掛桿,7拐杖凳,8患者。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施例中輔助患者術后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的結構形式是:
以輸液架為支撐體,輸液架采用帶有腳輪1的底座2,在腳輪上附帶有剎車裝置,在底座2上固定設置豎向支架3,在豎向支架3的頂端設置多頭掛鉤4;在豎向支架3的中部設置環(huán)形把手5;處在環(huán)形把手5的下方設置有掛桿6;配套設置可折疊的拐杖凳7,拐杖凳椅背上方有設有掛槽,并且呈折疊狀態(tài)的拐杖凳7可以利用掛槽掛設在掛桿6上隨輸液架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未經(jīng)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304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旋翼式載具操作系統(tǒng)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城市干道綠波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