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變槳控制槳葉的槳葉調節(jié)工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430232.6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865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遠征;徐春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多倫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11/00 | 分類號: | F03D11/00;B25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張聚增 |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控制 槳葉 調節(jié)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變槳的槳葉調節(jié)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無動力電源時,可方便實現槳葉調節(jié)的工具。
背景技術
在風力發(fā)電機的變槳電機摘除或無外部動力電源時,需要手動調節(jié)風力發(fā)電機槳葉,如辨別槳葉軸承的好壞,手動調節(jié)槳葉時感受各角度受力是否均勻,槳葉調零,電機損壞時,試緊槳葉螺栓力矩等。現有的調節(jié)方法,多此采用手動或扳手夾緊等帶動變速箱輸入軸旋轉,從而帶動槳葉旋轉來實現槳葉的調節(jié)。然而,手動調節(jié)非常費力,且通常無法達到調節(jié)所需的轉速,而采用扳手夾緊調節(jié)的方法,需要扳手將輸入軸一端夾緊,常常會造成變速箱或減速箱,以及變槳軸承損傷,甚至可能造成人員受傷,并且上述的兩種方法工作效率也很低。
尋找一種可以在無外部動力電源時,調節(jié)風力發(fā)電機槳葉的工具成為實際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無外部動力電源時,可以快速、高效的實現槳葉調節(jié)的工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動變槳控制槳葉的槳葉調節(jié)工具,包括依次連接的連接部1、力臂部2和施力部3,所述連接部1具有與變槳減速箱的輸入軸4相配合的連接機構;
所述連接部和施力部平行,且均與力臂部呈角度設置;
所述連接機構為側面加裝鍵的圓柱體5,所述鍵6的大小與變速箱輸入軸上鍵槽7的大小相適應;
所述圓柱體的側壁上設有固定腔10,所述固定腔10內設有彈簧11和固定片12,所述彈簧一端頂接固定腔的底部,另一端頂接固定片,所述固定腔的開口處設有將固定片擋在固定腔內的擋圈13,所述固定片12另一端安裝有固定桿14。
進一步地,還包括單向軸承8,所述單向軸承的內圈固定在圓柱體上,所述單向軸承的外圈上連接有將所述單向軸承固定的支架9。
進一步地,所述單向軸承的內圈通過螺紋連接在圓柱體上,或者過盈安裝在圓柱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桿為橡膠材質或固定桿的前端安裝有橡膠塊15。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腔的底部還安裝有彈性的導向桿,所述彈簧套裝在所述導向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腔位于所述鍵的相對側。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機構上還設置有銷孔和與其配合的脹緊銷16,與變槳減速箱輸入軸的銷孔位置相配合,所述連接結構插入所述變速箱輸入軸時,所述脹緊銷插裝在所述輸入軸和連接機構的銷孔內。
進一步地,所述圓柱體長度不小于20cm,直徑為4cm,所述圓柱體為實心圓柱體,所述力臂部長度不小于40cm,所述力臂部為管壁厚0.3cm的空心圓管。
進一步地,所述施力部外側套裝有可繞施力部轉動的圓筒17,所述圓筒外側套裝有防滑橡膠套18,所述施力部上設置有環(huán)狀凹槽19,所述圓筒與施力部相對應的位置上也設置有使圓筒不會由施力部掉落的環(huán)狀凹槽。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部、力臂部和施力部互相結合,工作人員通過施力部帶動減速箱輸入軸的轉動,從而實現槳葉的調整,省力且高效;連接部和施力部平行設置,且均與力臂部呈角度設置,在省力的基礎上,更加便于操作;在連接機構設置與減速箱輸入軸上的鍵槽相適應的鍵,便于將工具與減速箱輸入軸緊密的結合起來,且避免了對轉動時對輸入軸的損傷。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圖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銷軸插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施力部截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施力部與圓筒連接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連接部,2力臂部,3施力部,4輸入軸,5圓柱體,6鍵,7鍵槽,8單向軸承,9支架,10固定腔,11彈簧,12固定片,13擋圈,14固定桿,15橡膠塊,16脹緊銷,17圓筒,18防滑橡膠套,19環(huán)狀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變槳控制槳葉的槳葉調節(jié)工具,包括依次連接的連接部1、力臂部2和施力部3,所述連接部1具有與變槳減速箱的輸入軸4相配合的連接機構;
所述連接部和施力部平行,且均與力臂部呈角度設置;
所述連接機構為側面加裝鍵的圓柱體5,所述鍵6的大小與變速箱輸入軸上鍵槽7的大小相適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多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多倫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302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鐳射全息防偽局部壓印轉移技術
- 下一篇:一種食品包裝紙印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