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黑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29335.0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20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殿喜;周士蕓;程乾;鄭煥斌;胡家貴;盧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順學院 |
| 主分類號: | B43L1/04 | 分類號: | B43L1/04;B43L1/08;G03B2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61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黑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黑板。
背景技術
空氣中粉塵進入人的呼吸道會引起各種疾病。各校現使用的黑板大多是人工擦除的傳統黑板,教學的課堂由于高頻率的使用黑板產生大量的粉塵已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環境,也直接對教師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教室的空間比較有限,普通的教室只設置有普通的黑板,不設置投影布,多媒體教室則只安裝投影布而不安裝黑板,造成在普通教室上課的老師就只能在黑板上慢慢地寫,很浪費時間;而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的老師需要臨時在黑板上書寫時又沒有黑板。
中國專利ZL201120485046.9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黑板,可自動快速的擦拭黑板板體,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與教師手動擦拭黑板時所需的體力,而且擦拭下的粉筆末不會到處亂飛,解決了黑板的擦拭問題。中國專利ZL201220703596.8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除塵黑板,該全自動除塵黑板能夠讓老師在板書授課的同時自動清潔黑板,不僅節約上課時間,而且防止粉筆灰塵飛揚,該專利在黑板書寫面的背部安裝一塊磁性吸塊,以方便貼合寫字,由于磁性吸塊的存在使得板面轉動時不夠靈活,該兩個專利均不能解決自動黑板和投影布分開設置所帶來的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黑板,該自動黑板通過在自動黑板的上方加設投影布,并且加設無線遙控控制系統,解決了自動黑板和投影布分開設置所帶來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動黑板,包括滾筒、邊框、黑板本體、支撐板、下滾筒和滾刷;邊框上部內側安裝有上滾筒,下部內側安裝有從動輪B,所述上滾筒和下滾筒的軸線與邊框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上滾筒和下滾筒的兩端分別活動安裝于邊框的左右兩側內側;所述黑板本體為環狀并安裝于上滾筒和下滾筒上,所述黑板本體的內側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黑板本體的前部內側之間的距離為0~10mm,且所述支撐板置于上滾筒和從動輪B之間,所述支撐板的兩端與邊框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滾刷與黑板本體的后部外側接觸,所述滾刷的兩端活動安裝于邊框的左右兩側內側。
所述邊框的上部還安裝有投影布滾筒,所述投影布滾筒置于上滾筒的前方,所述投影布滾筒的兩端分別活動安裝于邊框的左右兩側內側。
所述投影布滾筒的端部還設置有從動輪A,所述從動輪A與主動輪A嚙合傳動,所述主動輪A與控制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下滾筒、滾刷的端部還分別設置有從動輪B和從動輪C,所述從動輪B、從動輪C均與主動輪B嚙合傳動,所述主動輪B與控制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所述邊框的左側或者右側設置有按鈕組件、粉筆存放盒和黑板擦存放盒,所述滾刷的下方設有粉筆灰收集盒。
所述黑板本體為磁性軟黑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克服了傳統黑板被動不靈活等情況,能夠自由實現在鉛垂面旋轉背面擦除書寫痕跡,隨擦隨停、控制靈活,還可以實現遠距離遙控控制,近距離手動按鈕控制,出現停電或控制系統出現故障時可以手動擦拭,黑板上部還設有可遙控投影布,解決了自動黑板和投影布分開設置所帶來的不便;滾刷下方設計了粉筆灰收集密閉裝置,使得整個環境達到了無塵化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沿A-A的剖面圖;
圖中:1-上滾筒,2-邊框,3-投影布滾筒,4-從動輪A,5-主動輪A,6-黑板本體,7-支撐板,8-按鈕組件,9-粉筆存放盒,10-黑板擦存放盒,11-下滾筒,12-從動輪B,13-粉筆灰收集盒,14-主動輪B,15-從動輪C,16-滾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自動黑板,包括滾筒1、邊框2、黑板本體6、支撐板7、下滾筒11和滾刷16;邊框2上部內側安裝有上滾筒1,下部內側安裝有從動輪B12,所述上滾筒1和下滾筒11的軸線與邊框2的長度方向平行,所述上滾筒1和下滾筒11的兩端分別活動安裝于邊框2的左右兩側內側;所述黑板本體6為環狀并安裝于上滾筒1和下滾筒11上,所述黑板本體6的內側設置有支撐板7,所述支撐板7與黑板本體6的前部內側之間的距離為0~10mm,且所述支撐板7置于上滾筒1和從動輪B12之間,所述支撐板7的兩端與邊框2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滾刷16與黑板本體6的后部外側接觸,所述滾刷16的兩端活動安裝于邊框2的左右兩側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順學院,未經安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293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