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力發電裝置的渦輪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28758.0 | 申請日: | 2014-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032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莉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莉穎 |
| 主分類號: | F03B3/12 | 分類號: | F03B3/1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力發電 裝置 渦輪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渦輪結構,尤指一種水力發電裝置的渦輪結構。
背景技術
公知的渦輪外周面以一體成型的方式設有數個呈凸出狀的輪葉,各輪葉設有凹槽,當水柱頭的水柱依序噴入凹槽時能夠帶動渦輪轉動,進而驅動發電機的驅動軸轉動而發電。然而,依不同的發電需求,水柱頭鎖噴出的水柱力量與流量會有所不同。當水柱的力量與流量變化時,由于凹槽的大小是固定的,導致水柱無法有效充分地噴入凹槽內,無法讓渦輪的扭力達到最佳化,且造成水柱力量的浪費,實在有待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力發電裝置的渦輪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力發電裝置的渦輪結構,包括一渦輪本體及數個輪葉,具體結構如下。
渦輪本體為一立起的圓形盤體,渦輪本體的軸心位置形成一結合部,結合部呈穿孔狀能供一驅動軸插設固定,于渦輪本體的外周面間隔地設有數個螺孔;數個輪葉間隔地并可分離地固設于渦輪本體的外周面,各輪葉以螺鎖的方式可分離地固設于渦輪本體的外周面,各輪葉的兩相對側分別定為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于輪葉的第一側設有一凹槽,各凹槽朝向對應相鄰輪葉的第二側。
在本實用新型中,各輪葉設有一呈凸出狀并螺固相對應螺孔的螺柱端,各螺柱端的外周面螺設有一抵靠于渦輪本體的外周面的螺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選擇具有不同大小尺寸凹槽的輪葉,借此能夠有效地充分利用水柱力量帶動渦輪本體轉動,達到最佳的扭力并不造成水柱力量的浪費,實用性及方便性極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示意圖。
圖中1. 渦輪本體 ,2. 輪葉,3. 結合部,4. 驅動軸,5. 螺孔,6. 凹槽,7. 螺柱端 ,8. 螺帽,9. 水柱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力發電裝置的渦輪結構,包括一渦輪本體1及數個輪葉2,具體結構如下。
渦輪本體1為一立起的圓形盤體,渦輪本體1的軸心位置形成一結合部3,結合部3呈穿孔狀能供一驅動軸4插設固定,于渦輪本體1的外周面間隔地設有數個螺孔5。
數個輪葉2間隔地并可分離地固設于渦輪本體1的外周面,各輪葉2以螺鎖的方式可分離地固設于渦輪本體1的外周面,各輪葉2的兩相對側分別定為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于輪葉2的第一側設有一凹槽6,各凹槽6朝向對應相鄰輪葉2的第二側。各輪葉2設有一呈凸出狀并螺固相對應螺孔5的螺柱端7,各螺柱端7的外周面螺設有一抵靠于渦輪本體1的外周面的螺帽8。
于實施時,本實用新型配合水柱頭9水柱力量大小,由于數個輪葉2間隔地并可分離地固設于渦輪本體1的外周面,如此可選擇具有不同大小尺寸凹槽6的輪葉2,借此能夠有效地充分利用水柱力量帶動渦輪本體1轉動,達到最佳的扭力并不造成水柱力量的浪費,實用性及方便性極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莉穎;,未經王莉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287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網式海浪發電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支撐彈簧補償機構的濾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