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感應式物理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28611.1 | 申請日: | 2014-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90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向昭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向昭睿 |
| 主分類號: | H02N1/08 | 分類號: | H02N1/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馮劍明 |
| 地址: | 529301 廣東省江門市開平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感應 物理 電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產生直流電的電池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感應式物理電池。
背景技術
常見的電池有堿性電池、鋰電池、氫電池、鎳鉻電池等化學電池,這些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壽命不長或者充電的限制,廢棄后若處理不當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現有的物理電池工作時需要外部不斷供給能量,才能源源不斷地輸出電能。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潔干凈、安全方便、受環境限制小的感應式物理電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感應式物理電池,包括用于維持靜電場的第一組電極板以及用于產生感應電勢差的第二組電極板,所述第二組電極板設置在第一組電極板之間;所述第一組電極板包括電極板A1和電極板A2,電極板A1和電極板A2連接有電壓輸入端;第二組電極板包括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并且電極板A1與電極板B1相對,電極板A2與電極板B2相對,電極板A1與電極板B1、電極板A2與電極板B2之間分別為真空或者絕緣電解質;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的一端通過導線相連,另一端通過導線接入一屏蔽腔內,并從所述屏蔽腔引出電壓輸出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電壓輸入端連接有駐極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電壓輸入端通過導線與電壓輸出端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所述電壓輸入端通過升壓電路連接至電極板A1和電極板A2。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之間的導線上連接有單向二極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電極板B1與屏蔽腔之間的導線上連接有單向二極管。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改進,電極板B2與屏蔽腔之間的導線上連接有單向二極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從靜電場中感應出電能的物理電池,使電池的制造擺脫資源、材料和技術等的限制,具有綠色環保,無污染,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感應式物理電池,包括用于維持靜電場的第一組電極板以及用于產生感應電勢差的第二組電極板,所述第二組電極板設置在第一組電極板之間。其中,所述第一組電極板包括電極板A1和電極板A2,電極板A1和電極板A2連接有電壓輸入端U1;第二組電極板包括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并且電極板A1與電極板B1相對,電極板A2與電極板B2相對,電極板A1與電極板B1、電極板A2與電極板B2之間分別為真空或者絕緣電解質;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的一端通過導線相連,另一端通過導線接入一屏蔽腔1內,并從所述屏蔽腔1引出電壓輸出端U2,其中所述屏蔽腔1為起靜電屏蔽作用的金屬導體腔。此外,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之間的導線上連接有單向二極管2。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組電極板A1、A2加上電壓U后,兩電極板間的空間將生成一個靜電場(以下稱之為源電場),處在源電場中的彼此相連的第二組電極板B1、B2發生靜電感應,產生感應電荷,由于同種感應電荷間的相互排斥作用,電極板B1上的負電荷將沿導線進入到屏蔽腔1中,負電荷進入屏蔽腔1后,由于靜電屏蔽,該負電荷不會受到源電場的作用;同理電極板B2上的感應正電荷進入屏蔽腔1后也不會受到源電場的作用,于是兩種不同的感應電荷在電壓輸出端U2形成一個電勢差,可視為一個電源的正負極,如有閉合外電路連接到電壓輸出端U2,即能產生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極板B1、B2端的感應電荷通過閉合外電路發生中和作用,在中和過程中,即產生了電流。由于電極板B1、B2上的感應電荷部分中和后,感應電荷總數將減少,電極板B1、B2產生的感應電勢差將小于源電場的電勢差,于是連接的電極板B1、B2的導線內的自由電荷將在源電場作用下定向移動,以補充電極板B1、B2上減少的感應電荷。單向二極管2是為了保證進入屏蔽腔1的正、負感應電荷都只能沿導線以電極板B1、B2向屏蔽腔1方向移動,而不能從屏蔽腔1到電極板B1、B2的方向移動。需進一步說明的是,所述單向二極管2的安放位置并不局限于電極板B1和電極板B2之間,也可設置在電極板B1與屏蔽腔之間,或者電極板B2與屏蔽腔之間。如圖,以正電荷移動為電流方向,電極板B2上的感應正電荷形成的電流i從電極板B2流向屏蔽腔d1,在電壓輸出端連通后,電流i又由屏蔽腔d1流向電極板B1,再由電極板B1流回電極板B2,形成一個循環電流環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向昭睿,未經向昭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286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