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電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17512.3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16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明玉;柏玉峰;王治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2/10 | 分類號: | G01R22/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劉培培;黎堅怡 |
| 地址: | 511495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電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電表。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電網的大力推進,智能電表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隨著用戶和實際應用需求的增加,對電能表的處理能力、功耗要求、計量精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電能表同時兼容多種通信處理技術,目前的智能電表,一部分需要擴展太多外設,如通信接口、顯示驅動、GPIO接口(全稱Genera1-Purpose?Input/Output?Ports,即通用輸入或輸出端口)、實時時鐘等需求,從而就帶來了功耗和成本的增加,且工作速度相對較慢;一部分功能過度集成,致使在擴展性、重復使用性方面又存在較大缺陷,往往由于功能的增加而不得不更換新的部件,另外電源設計方面也不易調試匹配,從而也帶來了功耗和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功能全面、擴展容易、處理能力高效且較低功耗的智能電表。
其技術方案如下:
包括電能計量元件、RS485通信元件、紅外通信元件、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元件、存儲器、顯示屏、輸入鍵盤、模數轉換元件、中央處理器和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的電源裝置,所述中央處理器包括時鐘元件、電能計量串口、RS485通信串口、紅外通信串口、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串口、存儲器串口、GPIO串口、模數轉換元件和顯示驅動元件,電能計量串口與電能計量元件電連接,RS485通信串口與RS485通信元件電連接,紅外通信串口與紅外通信元件電連接,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串口與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元件電連接,存儲器串口與存儲器電連接,GPIO串口與輸入鍵盤電連接,顯示驅動元件與顯示屏電連接,模數轉換元件與中央處理器電連接。
下面對進一步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優選的,所述電源裝置包括第一開關電源、第二開關電壓、主工作電源和電源變壓器,主工作電源與第一開關電源、第二開關電壓、電源變壓器分別電連接,第一開關電源與所述中央處理器電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計量電源,計量電源與所述電能計量元件、電源變壓器分別電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所述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元件與第二開關電壓電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時鐘電池,時鐘電池與所述時鐘元件電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測溫電路和電壓測量電路,測溫電路、電壓測量電路分別與模數轉換元件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器還包括用戶卡插槽串口。
優選的,所述顯示屏為液晶顯示屏。
優選的,所述存儲器為可擦寫式只讀存儲器。
本智能電表中,中央處理器內集成液晶顯示驅動、高精度實時時鐘,溫度補償、豐富的多功能串行接口等功能,具有豐富的外設功能,再配合計量元件、通信元件等元件,基本上不需要擴展其它外設即可完成目前智能電表在功能與性能上的所有要求。另外,在電源裝置設計上,采用針對電能表專門設計的高效率開關電源進行供電,可以提高整機的工作效率,使其在運行時具有超低功耗與待機電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智能電表的原理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中央處理器,11、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串口,111、載波/微功率無線通信元件,12、RS485通信串口,121、RS485通信元件,13、紅外通信串口,131、紅外通信元件,14、卡插槽串口,141、用戶卡,15、時鐘元件,151、時鐘電池,16、模數轉換元件,161、測溫電路,162、電壓測量電路,17、存儲器串口,171,存儲器,18、液晶驅動元件,181、液晶顯示屏,19、GPIO串口,191、鍵盤,20、電能計量串口,21、電能計量元件,31、主工作電源,32、第一開關電源,33、第二開關電源,34、電源變壓器,35、485電源,36、計量電源,37、交流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中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175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