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15672.4 | 申請日: | 2014-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484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國;陳群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慈溪市特種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16 | 分類號: | F16C19/16;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機械旋轉的部件,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便于安裝且能加強運轉時穩定性的軸承。
背景技術
軸承(“Bearing”,日本人稱“軸受”)是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也可以說,當其它機件在軸上彼此產生相對運動時,用來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和保持軸中心位置固定的機件。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舉足輕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用以降低設備在傳動過程中的機械載荷摩擦系數。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類。
目前,市場上的(申請號為201410041812.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軸承),它包括包括內圈、外圈、內、外圈滾道、?滾珠、裝球口、具嵌塊滾道的嵌塊,所述嵌塊的背面靠中間增設有一組第一嵌合齒,在一組第一嵌合齒的其中一側形成有一第一斜契面;所述裝球口的底部增設塞片,塞片所面向嵌塊靠中間有一組第二嵌合齒,第二嵌合齒的其中一側形成有一第二斜契面,一組第二嵌合齒的齒頂連線L與齒根面S之間構成有傾角α;所述的第一、二嵌合齒彼此相嚙合。通過塞塊塞入裝球口的進深度來改變第一、二嵌合齒的嚙合位置,實現對嵌塊的抬高/降低,彌補嵌塊滾道與內圈滾道間的誤差,使它們能良好接合;嵌塊及塞片上的第一、二斜契面能助它們嵌入到裝球口中。這種軸承雖然通過安裝孔來安裝滾珠,但是軸承在工作狀態中會受到擠壓力,嵌塊和塞片受到過大的后位置會產生偏移,致使嵌塊脫落,這就對機器的正常運轉帶來很大影響,而且這種軸承開口在內圈,在安裝滾珠時需要人工一個個塞,十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且能加強運轉時穩定性的軸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承,包括內圈、外圈、球形滾珠,所述內圈的外圓周面設有呈凹形結構設置的內圈滾道,所述內圈滾道橫截面呈U形結構設置,所述外圈的內圓周面設有呈凹形結構設置的外圈滾道,所述外圈滾道橫截面呈U形結構設置,所述球形滾珠置于內圈滾道與外圈滾道之間,所述外圈的外圓周面與外圈滾道之間設有貫穿的開口部,所述外圈于開口部一側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內鉸接有用于封蓋開口部的密封蓋,所述密封蓋設有固定部和密封部,所述固定部與固定槽鉸接,所述固定槽相對于外圈端面的兩側均設有對稱的卡接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外圈設有開口部使得滾珠在安裝時更為方便快捷,只需要將滾珠依次落入開口部,滾珠就會隨著內圈滾道自動落入底部,外圈的固定槽與密封蓋的固定部鉸接,可以防止軸承運轉產生擠壓時,密封蓋往離心方向偏移,密封蓋往固定部的兩側有卡接部卡箍,可以防止軸承運轉產生擠壓時,密封蓋往軸承兩端面方向偏移,這使得軸承在工作時的穩定性大大得到了加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接部設有螺孔,所述固定部設有垂直于橫截面且貫穿的通孔,所述軸承設有螺釘,所述螺釘穿過螺孔和通孔構成鉸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用螺釘連接固定部和外圈,使密封蓋和外圈的固定更緊固,而且拆裝方便,能提高效率,固定部設置通孔可以使密封蓋鉸接處旋轉更輕松,方便密封蓋的打開與閉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槽和固定部對稱設置在外圈于開口部兩側。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槽和固定部的對稱設置使得密封蓋與外圈的固定進一步加強,同時也讓軸承在運作時產生的擠壓力分布更加均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外圈的外圓周面設有與外圈相適配的加固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加固圈固定在外圈外面進一步加強了軸承運轉時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槽的橫截面呈扇形且與外圈端面平行,所述固定部的橫截面呈扇形,所述開口部的外圓周面缺口大于內圓周面缺口,所述外圈與開口部的兩側均呈弧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開口部外缺口大于內缺口使得密封蓋在打開時,可以通過一端鉸接打開,而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的橫截面均呈弧形結構設置避免了密封蓋在打開時出現阻滯。
附圖說明
圖1為軸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外圈與密封蓋配合示意圖;
圖3為外圈結構示意圖;
圖4為內圈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密封蓋;11、固定部;111、通孔;2、外圈;21、固定槽;22、卡接部;23、外圈滾道;24、螺孔;?3、球形滾珠;4、內圈;41、內圈滾道;5、螺釘;6、加固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慈溪市特種軸承有限公司,未經慈溪市特種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156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