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滾壓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15511.5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29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仁彬;林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嶺市超精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9/02 | 分類號: | B23P9/0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滾壓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加工領域,涉及一種滾壓刀。
背景技術
滾壓刀是一種壓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屬在常溫狀態的冷塑性特點,利用滾壓刀具對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工件表層金屬產生塑性流動,填入到原始殘留的低凹波谷中,而達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由于被滾壓的表層金屬塑性變形,使表層組織冷硬化和晶粒變細,形成致密的纖維狀,并形成殘余應力層,硬度和強度提高,從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蝕性和配合性。滾壓是一種無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 ,因此這種方法可同時達到光整加工及強化兩種目的,是磨削、車削無法做到的。
一種用于管件內壁滾壓的滾壓刀,包括滾針管架,設置在滾針管架上的滾針以及芯軸,所述芯軸設置在所述滾針管架中部,其具體滾壓過程是:通過一驅動機構使滾壓刀高速轉動,并將其慢慢推入管件的內部,然后再將推動所述芯軸,使滾針與管件的內壁接觸,這樣一來,管件的內壁受到調速轉動的滾針的擠壓,就變的很光滑平整。
然而滾壓刀上的滾針一般是裸露在外面的,這樣如果一段時間不用的話,會沾上灰塵,由于其結構問題,也不利于擦洗,并且,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碰撞從而對滾針造成損傷,這樣就會影響滾壓刀的加工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滾壓刀,自帶了一外管,能夠將滾針管架包括滾針包裹在內,達到了保護滾針的目的,同時還起到了防塵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滾壓刀,包括滾針管架,設置在滾針管架上的滾針以及芯軸,所述芯軸設置在所述滾針管架中部,還包括一用于包裹住所述滾針管架的外管,所述外管包括管體以及與所述管體配合的端蓋,所述端蓋設置在所述管體靠近所述滾針的一端;所述管體包括第一管體以及第二管體;所述滾針管架的外側壁上設有環形凹槽,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上分別設有與所述環形凹槽配合的第一卡條以及第二卡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能夠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管體,將滾針管架包裹在內。組合后的管體在靠近滾針的一端形成一個開口,然后端蓋被設置成與管體配合,能夠扣在管體上,將該開口密封住,這樣就實現了保護滾針的目的。另外,滾針管架的外側壁上設有環形凹槽,并相應的在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上設有卡條,這樣,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就能夠通過環形凹槽與卡條的配合,牢牢的固定在滾針管架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端蓋的內徑上設有內螺紋,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的外側均設有外螺紋,所述第一管體與所述第二管體組合后與所述端蓋螺紋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組合后,設置在兩者上的外螺紋也能夠相應的組合成為一個完整的螺紋圈,由于端蓋的內徑上也設置了相應的內螺紋,這樣就能夠將端蓋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在組合而成的管體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保護殼由高強度塑料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一方面在實際運輸當中,既能夠防止因為碰撞而對滾針造成損壞,達到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另一方面,相比于使用鋼等金屬材料,更加便宜,節省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端蓋由硬性透明材料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端蓋旋轉進管體時,可能因為旋轉過頭,導致端蓋對滾針造成磨損,因此,將端蓋設置成透明的,就能方便的觀察到端蓋與滾針的距離,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爆炸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第一管體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端蓋的示意圖。
附圖標注:1、滾針管架,11、環形凹槽,2、滾針,3、芯軸,4、外管,41、管體,411、第一管體,4111、第一卡條,412、第二管體,4121、第二卡條,4122、外螺紋,42、端蓋,421、內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嶺市超精工具有限公司;,未經溫嶺市超精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155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