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茶葉分級篩的篩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09010.6 | 申請日: | 2014-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07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蘆家木 | 申請(專利權)人: | 郎溪縣雙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7B1/22 | 分類號: | B07B1/22;B07B1/46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421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分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茶葉分級篩的篩筒。
背景技術:
茶葉分級篩是通過分篩的方法將不同大小和新嫩度的茶葉分開的茶葉分級機的一種,茶葉分級篩一般都是采用篩筒的形式,篩筒的前后設置有不同大小的孔,以及在最后側的出料口,現有的茶葉分級篩的篩筒的結構比較簡單,篩筒的內表面即為光滑的圓筒面,在篩筒進行旋轉時,茶葉運動時容易與篩筒的篩孔的孔邊直接發生碰撞,由于孔邊是成垂直的夾角,鋒利度較高,因此茶葉容易受到孔邊的損壞,甚至切割成碎片,產生較多的碎末。不利于茶葉的后續加工,降低了茶葉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避免茶葉遭到篩孔孔邊切割,有利于茶葉加工和提高產品品質的茶葉分級篩的篩筒。
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茶葉分級篩的篩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前固定邊、后固定邊和隔條,所述的前固定邊設置在本體的前邊側,所述的后固定邊設置在本體的后邊側,所述的隔條設置在本體的中側,所述的本體上設置有篩孔,位于前固定邊與隔條之間本體上的篩孔的直徑小于后固定邊和隔條之間本體上的篩孔大小,所述的本體的內側面上均勻設置有斜臺,所述的篩孔透過斜臺且篩孔的孔軸方向與斜臺的內表面垂直,所述的斜臺的內表面與斜臺和本體的接觸面的切線方向成15~30°夾角。
所述的斜臺的邊側通過圓弧過渡處理。減少茶葉在圓通內運動時與棱角發生的碰撞。
所述的隔條內側表面的高度凸出本體內側表面的高度5~15mm。使得小片的茶葉難以越過隔條,還要保證較大的茶葉片能夠順利的越過隔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避免茶葉遭到篩孔孔邊切割,減少碎末和碎片,有利于茶葉加工和提高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橫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3所示,一種茶葉分級篩的篩筒,包括本體1、前固定邊2、后固定邊3和隔條4,前固定邊2設置在本體1的前邊側,后固定邊3設置在本體1的后邊側,隔條4設置在本體1的中側,本體1上設置有篩孔5,位于前固定邊2與隔條4之間本體1上的篩孔5的直徑小于后固定邊3和隔條4之間本體1上的篩孔5大小,本體1的內側面上均勻設置有斜臺6,篩孔5透過斜臺6且篩孔5的孔軸方向與斜臺6的內表面垂直,斜臺6的內表面與斜臺6和本體1的接觸面的切線方向成30°夾角。斜臺6的邊側通過圓弧過渡處理。隔條4內側表面的高度凸出本體1內側表面的高度10mm。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郎溪縣雙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郎溪縣雙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90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旋振篩
- 下一篇:一種用于涂布機墨盤的油墨防沉淀機構





